第73章
洛杉矶的曼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3章,兄弟齐上阵入伍三个兵,洛杉矶的曼玲,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聊聊责任: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小重量”
最近刷短视频,总刷到一种特别火的剧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突然继承亿万家产,西装革履站在会议室里敲桌子说“从今天起,这家公司由我负责”。弹幕齐刷刷飘过“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桥段,我都忍不住笑——倒不是觉得剧情离谱,而是突然意识到,我们好像总把“责任”这件事想得特别宏大、特别戏剧化。
但仔细想想,生活里那些真正沉甸甸的责任,大多藏在不起眼的褶皱里。比如早上七点半挣扎着爬起来给孩子做早餐,比如每月准时还房贷时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动的犹豫,再比如同事突然撂挑子后,你默默接下那个麻烦项目时的叹息。这些瞬间没有镁光灯和bGm,却扎扎实实压在每个人肩头,构成了我们普通人生活的底色。
一、责任是场没有彩排的即兴演出
我有个表姐,从小是家里最受宠的小公主。谁能想到,她大学毕业那年,父亲突发脑梗瘫痪在床,母亲又查出乳腺癌。原本连洗衣机都不会用的姑娘,愣是学会了打流食、换尿布,在医院和公司之间来回奔波。有次我去看她,发现她手机里存着几十个护理教程,微信置顶是各种病友群。她说:“以前总觉得‘责任’这词离我老远,现在才知道,有些担子不是你想不想扛,而是不得不扛。”
这种“不得不扛”的责任,像块磨刀石,能把人磨得锋利又坚韧。我楼下开便利店的夫妻,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每天凌晨三点去批发市场进货,戴着两层口罩给小区居民送货。有人问他们怕不怕,大哥搓着手笑:“怕啊,但店里还有二十箱泡面,万一谁家孩子没吃的咋办?”你看,责任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它逼着你走出舒适区,却也让你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强大。
二、成年人的责任,是场悄无声息的自我革命
前阵子和朋友聊天,他说自己当了爸爸后,整个人都变了。以前是说走就走的背包客,现在连出差都要反复确认航班时间,生怕错过孩子的家长会;以前通宵打游戏眼睛都不眨,现在半夜听见婴儿啼哭,立刻就能清醒。“你说怪不怪?”他挠着头笑,“明明是多了个‘小麻烦’,可心里却觉得特别踏实。”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总盼着快点长大,以为成年就能摆脱作业和家长的管束。等真的独立了才明白,自由的背面是责任。我们开始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拼命工作,甚至会因为养了只猫,推掉周末所有聚会——责任就像颗种子,在不知不觉间生根发芽,重塑着我们的生活轨迹。
三、责任不是枷锁,而是人生的“锚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