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顶级套房
春风笑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顶级套房,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春风笑我,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老板,你说的……都是真的?”李大栓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合同可以一式多份,白纸黑字写清楚,拿到县里去公证。”江彻坦然地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我江彻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信’字。”
那份高于市场的租金,那个优先雇佣的承诺,那份分享技术的诚意,终于彻底打消了村民们所有的顾(虑)和抵触。
他们那点“占便宜”的小心思,在江彻这种堂堂正正的阳谋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好!”李大栓把旱烟杆重重往地上一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江老板,我们信你!这地,我们租了!”
“租了!我们都愿意租!”
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土地承包合同,很快签订。
江彻的农业布局,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黄土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土机开进了荒山,平整土地。一支专业的施工队,铺设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管道。
江彻高薪从省农科院请来的几位老专家,带着一群年轻的技术员,吃住都在村里。他们指导着村民们,往土壤里掺入一车车的有机肥、草木灰,一点点地改良着土质。
随后,一株株从国外引进的优良果树苗,被小心翼翼地栽种下去。
黄土岭的村民们,也脱下了打补丁的旧衣服,穿上了印着“江氏农业”字样的蓝色工作服。他们从最初的怀疑和不解,到后来的惊讶和信服,最后变成了由衷的钦佩。
他们亲眼看到,那些曾经被他们断定“不行”的土地,在科学的调理下,变得松软而肥沃。
他们亲手学会了,如何看数据配比肥料,如何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只会傻乎乎地泼大粪,喷农药。
一年后,初春。
当黄土岭的几百亩山坡,一夜之间,被粉色的桃花、白色的梨花、浅紫的李花,汇成的花海所覆盖时,整个平江县都被震动了。
那漫山遍野的繁花,如云似霞,美得令人窒息。
秋天,收获的季节来临。
果园里,硕果累累。
苹果红得像玛瑙,桃子粉嫩得像少女的脸颊,李子紫得发亮。每一个果子,都个大、饱满、色泽鲜艳,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李大栓颤抖着手,从树上摘下一个苹果,用衣袖擦了擦,狠狠咬了一口。
“咔嚓!”
清脆的响声!
甘甜、清冽的汁水,瞬间在他口中爆开!那纯粹的果味,是他这辈子从未尝过的!
“甜!太甜了!”老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身后,是几百个同样在品尝着丰收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
这些品质极高的水果,被一筐筐地运往江彻的罐头厂。
经过“开拓者金标”生产线的深加工,一批全新的、更高品质的果汁、果酱、水果罐头,被迅速开发出来。
当这些贴着“江氏农业”标签的新产品,通过时代广场的销售渠道推向市场时,立刻引起了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这个苹果汁,比原来的杏子汁还好喝!有股清香味!”
“你们尝尝这个桃子酱,里面都是大块的果肉,一点不腻!”
“这水果罐头,跟我们以前吃的完全不一样,果子是脆的!”
高品质,带来了高利润。
江彻在农业上的第一笔投资,获得了远超所有人想象的巨大回报。
当初投入的几十万,不到一年时间,不仅全部回本,利润更是翻了好几番。
黄土岭的村民,也拿到了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工资和分红。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瓦房,不少人还买了自行车、收音机,日子过得比城里人都舒坦。
江彻用事实证明,农业,不是没钱赚,而是看谁来做,怎么做。
这天下午,一辆吉普车,停在了黄土岭的山脚下。
沈知微作为县税务局的调研员,跟着几位领导,前来考察这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
当她走下车,看到眼前那片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果园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看到了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们,正开着小型的拖拉机,在果树间穿梭忙碌。
她看到了远处的山坡上,安装着一排排银白色的、缓缓转动的风力发电机,为整个果园提供着电力。
她甚至闻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农村常见的牲畜粪便的臭味,而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芬芳和清新果香的味道。
这一切,都彻底颠覆了她对“农村”和“农业”的认知。
在村口的宣传栏上,她看到了江彻的照片,以及他当初对村民们许下的承诺。
旁边,贴着一张张村民们领到工资和分红时,笑得合不拢嘴的照片。
原来,他不仅在省城开疆拓土,建立他的时尚帝国。
更在这片最贫瘠的土地上,悄无声息地,为几百户人家,带来了富足和希望。
沈知微的心中,那份早已深埋的钦佩,此刻再次被挖了出来,在阳光下,变得滚烫而耀眼。
这个男人的格局和胸怀,再一次,超出了她的想象。
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那种因为他飞得太高而产生的距离感,是多么的渺小和可笑。
他不是在飞离地面,他是用自己的力量,在托举着更多的人,一起向上飞。
就在这时,她看到江彻正陪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农业专家,从果园深处走了出来。
“江总,黄土岭的模式,已经完全成功了。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它复制到其他的农产品领域?”老专家兴奋地说道。
江彻点了点头,目光望向更远方的田野。
“张老,水果,只是我们的第一步。”
“下一步,我要做蔬菜、做粮食、做畜牧。我要在平江,建立一个覆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的绿色产业链。”
“我要让‘江氏农业’,成为全国最高品质农产品的代名词。”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足以改变天地的力量。
沈知微站在远处,静静地听着。
阳光洒在江彻的侧脸上,他的眼眸里,仿佛装着一片广阔的星辰大海。
她知道,一场由这个男人主导的,深刻改变中国农业面貌的绿色风暴,已经从这片小小的山坡上,正式启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