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1章 话颈肩:一碗葛根汤,解了城乡男女的"紧箍咒",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跑城乡货运的老王,常来给岐仁堂送药材。岐大夫让他坐下,伸手按了按他颈肩:\"你这是累着了加受了凉。驾驶室里开着空调睡,脖子歪着,气血在这儿打了个结。\"

老王苦着脸:\"可不是嘛!跑长途就得在车里睡,天热不敢关空调,关了像蒸笼。这脖子疼得,方向盘都快抓不住了。\"

\"你这情况跟晓雨又不同。\"岐大夫对晓雨说,\"他是长期久坐,气血本来就运行得慢,再歪着脖子睡,寒气一堵,就像水渠拐了个急弯,水流直接堵死了。\"他给老王也开了葛根汤,只是把麻黄减了点:\"你比张大妈虚些,麻黄少放克,别让汗出太多,伤了元气。\"

老王接过方子,又问:\"那我这脖子后面也鼓了个包,能消不?\"

\"能。\"岐大夫肯定地说,\"那包就是瘀住的气血,葛根能活血,加上你以后别总在空调房里歪着睡,多活动活动,气血通了,包自然就下去了。张大妈那包比你这还大,喝了三个疗程,现在摸不着了。\"

晓雨听得心痒痒:\"岐大夫,那我这药该咋喝?\"

\"先给你开七副,算一个疗程。\"岐大夫拿起纸笔写方子,\"用法得讲究:用一升水,先煮麻黄和葛根,煮到还剩八升水的时候,再把其他药放进去,小火煮到剩三升,分两次趁热喝。\"他抬头看晓雨,\"记住,得趁热喝,喝了盖层薄被,出点小汗最好,别出大汗,那是伤了津液。\"

\"这药苦不苦?\"晓雨皱皱鼻子,她从小怕吃药。

岐大夫笑了:\"里面有生姜和大枣,能调味,不算太苦。嫌苦就多放两颗枣,《神农本草经》说大枣'安中养脾',正好帮你补补被冰坏的脾胃。\"

他又写了个泡脚方:\"你白天上班没时间喝药,晚上回家用这个泡脚。葛根十五克,桂枝九克,炙甘草六克,芍药九克,生姜五片,大枣三枚掰开,煮半小时,水温合适了泡二十分钟,连泡五天。\"

\"这泡脚方跟喝的方子有啥区别?\"晓雨接过方子,上面的字迹工整有力。

\"喝的是从里往外调,泡脚是从外往里通。\"岐大夫解释,\"你天天穿高跟鞋,脚离心脏远,气血到这儿就弱了,泡脚能把热气往上引,帮着疏通颈肩的经络。不过这方子得忌嘴,冰的、凉的、辣的,这七天都别碰。\"

晓雨赶紧点头:\"我记住了!为了脖子,冰美式我戒了!\"

李大妈在旁边笑:\"这就对了!张大妈以前顿顿离不开冰啤酒,喝药那阵子,她老头给她冻的酸梅汤都不碰,说可不能辜负岐大夫的方子。\"

正说着,一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跑进来,手里举着张成绩单:\"岐爷爷!我妈让我来谢谢您,她脖子不疼了,昨晚还陪我看动画片了!\"

是楼上王老师的女儿萌萌。王老师是中学老师,天天低头改作业,颈肩疼了三年,上个月来就诊,喝了葛根汤,现在好多了。

\"你妈现在还总低着头改作业不?\"岐大夫摸摸萌萌的头。

\"不了不了,\"萌萌晃着辫子,\"我妈现在改会儿作业就站起来,按您说的'写米字',还在办公室放了盆薄荷,说闻着舒服。\"

岐大夫笑了:\"这就对了。治病不光靠药,还得靠自己调。《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就是说最好的大夫,是教你别生病。脖子这地方皮薄肉少,最容易招邪,平时就得护着点——别总低头,别贪凉,有空多仰头看看天,让气血顺顺当当往上走。\"

晓雨拿着方子,心里踏实多了:\"岐大夫,我这喝完药,多久能好啊?\"

\"你年轻,气血活,七副药下去,脖子肯定能松快。\"岐大夫送她到门口,\"记住,药是帮手,真正治病的是你自己的生活习惯。把脖子当回事,它才不会给你'念紧箍咒'。\"

晓雨走后,老王也扛着工具箱离开了,嘴里还念叨着\"今晚就煮药\"。李大妈帮着收拾案台,一边擦药碾子一边说:\"您这方子真神,老街新区的,谁脖子不舒服了,都往您这儿跑。\"

岐大夫望着窗外,太阳已经升高了,石板路上的露水干了,几个晨练的老人慢悠悠走过,脖子转得活泛。药柜里的葛根片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藏着无数个疏通经络的秘密。

\"不是方子神,是老祖宗的智慧神。\"岐大夫拿起那本《伤寒论》,轻轻翻开,\"这葛根汤流传了两千年,治的就是老百姓脖子上的'紧箍咒'。只要摸准了病因,让气血顺了,筋络通了,再难缠的毛病,也能慢慢好起来。\"

中午时分,晓雨又折了回来,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岐大夫,我妈听说我来您这儿了,让我给您带点她熬的小米粥,说您看诊辛苦,得养养胃。\"

岐大夫接过保温桶,掀开盖子,小米粥的香气混着淡淡的枣香飘出来。\"你妈这是懂养生的,小米养脾胃,正好配着葛根汤,帮你把阳气提上去。\"

晓雨笑了:\"我妈还说,等我好了,让我带她来谢谢您,她那广场舞队好几个阿姨都有这毛病呢!\"

岐大夫摆摆手:\"不用谢,我这岐仁堂,本就是给街坊邻里解病痛的。\"他指了指墙上的匾额,\"'仁'字当先,只要能让大家脖子不疼,脑袋清亮,比啥都强。\"

下午,岐仁堂里又来了几个患者,有开超市的老板娘,总低头点货;有刚退休的老教师,改作业改出了颈椎病;还有个做直播的姑娘,天天对着手机点头,脖子僵得像块木头。岐大夫都耐心地问诊、开方,讲着葛根汤的道理,说着护颈的法子,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的药材上,照在患者舒展的眉头上,也照在岐大夫温和的笑脸上。

夕阳西下时,晓雨发来微信:\"岐大夫,刚喝完第一碗药,浑身暖暖的,脖子好像真的松快了点!\"岐大夫回了个\"好好休息\"的表情,合上《伤寒论》,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巷子里飘来晚饭的香气,他知道,明天一早,岐仁堂的门还会准时打开,等着那些被颈肩病痛困扰的人,等着用那碗传承了千年的葛根汤,解开他们脖子上的\"紧箍咒\"。

(全文约5800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柯学:妃英理三年抱俩

不弃九九

小鲜肉?我演的角色都有异能

B东B东

都市神医:我有透视金瞳

波哥家的小猫咪

重生七零要逆袭,虐渣撩爱两不误

张小仙

报告王爷,王妃又发疯了

小胖丫

穿成漂亮炮灰,玄学大佬轰动年代

看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