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探望梁启超:冰天雪地里的希望,文化英雄联盟,万里虹云,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29年1月,冰天雪地,寒风呼啸,白雪覆盖着北京整个城市,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中停滞。

随着火车的轰鸣声逐渐减弱,列车缓缓驶入了北京站台。王至诚透过窗户,望见外面纷飞的雪花在寒风中舞动。列车的刹车声刺耳而清脆,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颤动,车轮在铁轨上停稳,最后一声叹息似的“咔嚓”响起,标志着旅程的结束。

站台上,寒风刺骨,白雪覆盖在铁轨上,犹如一层洁白的绒毯。王至诚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肩上的书画包,缓缓地走出了车厢。

站台上人来人往,旅客们匆匆忙忙,脸上写满了归属与期待,而他却在这生机勃勃的人潮中感受到了一丝孤独。

这里是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脚下的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透着一股厚重的文化底蕴。王至诚望向远处的协和医院,心中暗自祈祷,愿他的医术能够为梁启超带来一丝希望。

接着,他换搭一辆客车,直奔北京协和医院。

两年前,王至诚从《晨报》上读到梁启超发表的《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文中披露了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梁启超为协和医院辩护,力图为中医正名:“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时光荏苒,梁启超的病情愈加严重,他仍然拒绝中医的治疗,最终选择了协和医院。

此行的目的,除了是看望这位心中的偶像,王至诚更希望借此机会展示他的医术。梁启超的电报早已传至奉天大帅府的张学良,约见王至诚。对他而言,这既是一次承诺,也是一场挑战。

当他走进病房,目光在病床上游走,那里躺着的是他心目中的巨人。梁启超的夫人王桂荃,以及孩子们梁思诚、林徽因夫妇,还有四子梁思达、五子梁思礼、三女梁思颖、四女梁思宁,正围绕在床前,气氛凝重。

王至诚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心中对梁启超的敬仰油然而生。

“思达,思颖、思宁、思礼。”梁启超微微睁开眼睛,声音虚弱却坚定。他把几个年纪小的儿女叫到床前,低声道:“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此时,王至诚走了过去,心中满是崇敬。他想起1927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聆听梁启超演讲“书法指导”的情景,热烈的掌声至今回响在耳畔。

梁启超精彩地演讲:“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可以让人独乐,也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练习。”这次难得的经历让王至诚对书法的热爱更为坚定,也让他明白了文化的传承与责任。

“至诚来啦,坐吧。”梁启超微笑着,仿佛在试图驱散那股病痛带来的阴霾。

王至诚激动地握住梁启超的手,认真说道:“听了您那次讲座,我明白了学习书法没有时间、区域的限制,我们需要穿越中国书法史,驰骋于大江南北。”

“大家误解了我的意思,‘新史学’并不是要抛弃传统。”梁启超言语间透露出他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南帖北碑,书家应各取所长。”

王至诚看着他,心中既感动又惆怅:“您应该多休息。”

“您和超儿要好好的,为国为民!”梁启超突然提高了嗓门,随即又是一声绝望的长叹,“我将不久矣。”

王至诚的心如刀绞,他想起当年在日本帝国大学留学的经历,梁思诚对他的关心与帮助宛如亲生父母。此刻,他的声音变得坚定:“至诚想您活着,医好您的病!”

“至诚兄,你出来一下。”梁思成把王至诚叫到门外,神色凝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抗战之铁血少英雄

红阳夕梦

全民:一秒一个进化点,御兽全是SSS

天赋异禀

直播:我说没杀人,测谎仪炸了!

欣荣

何处有我

罗谧

修真从重生开始

大鲲吞乌云

霸牛狂牛神传承

九洲神宫的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