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 特科暗中帮助:中医请愿团安全逃离,文化英雄联盟,万里虹云,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一番紧张的躲避,王至诚、孔伯华和翁瑞午总算躲过了南京警方的搜查,安全离开了那个如同火药桶般的城市。
中共特科李克农刚接到调令,任沪中区委宣传委员,赶往王至诚、孔伯华住处,正赶上两名警察围在王至诚和孔伯华、翁瑞午的房间门口。警察们小声嘀咕着,认为三人难以应付,决定其中一人去报信,留一个人在门口盯梢。
李克农眼见情况紧急,微微将礼帽往下拽了拽,走上前去向守门的警察借火。他从口袋里抽出一根香烟,随手将剩余的扔给警察。
警察刚抽了几口,便感觉天旋地转,开始向垃圾桶呕吐。等他清醒过来时,不见屋内的人,正要寻找,另一名警察带着人匆忙赶回,发现房间空空如也,怒气冲冲地对着盯梢的同伴打了两巴掌。
王至诚三人刚走进南京车站的大厅,又被人盯上。恰在此时,张景城开一辆豪华轿车停在那儿,中央大学文学系女学生胡楣(关露)走了下来,朝王至诚喊了一声:“三哥!”
警察们以为王至诚认识关露,给足关露的面子,灰溜溜地离去。
关露是中共正在培养的特科后备人员,为了王至诚等人的安全,她受李克农的指示,以接亲戚的名义,将他们带走。于是,王至诚一行三人坐上了张景城的轿车,很快离开了危险地带。
关露让张景城将车速放缓,便于车上的人聊天。
孔伯华趁机聊起他创办的北京医学校:“我正在创办一所医学校,名医萧龙友、金书田、张菊人、汪逢春等都是学校的董事或教授,我非常希望你们能够加盟。”
北京医学校是孔伯华与京都中医界名流共同倡设的国医学院,旨在培养中医骨干,学校将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所中国中医教育高等学院。王至诚一时间无从考虑,便以自己既无中医基础理论,也无临床教学经验,婉言拒绝了。
孔伯华皱眉道:“虽然废止中医案已结束,但上海的汪和蒋都有可能调查参加这次斗争的人。你是怕了?”
“死无足惜,只是要活得更有价值。”王至诚却信心满满:“坐船安全多了,又可以一路看风景,还能作书画,说不定在美术展上露一手。你们两位同意吗?”
经过一番讨论,王至诚的提议得到了认可。虽然从南京到上海坐火车需要八小时,但坐邮轮却要两三天,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水路出行。
当时,南京并没有铁路轮渡,只能在南京的五马渡口上船。南京的交通便宜又四通八达,沿途有许多免费的景点,比如老门东、夫子庙和秦淮河的夜景,令人神往。
关露将王至诚等三人送到一家老字号美食店,临别时,关露递给王至诚一支毛笔:“这是你托人买的毛笔,给你。”说完,她便驱车离去。
王至诚心中疑惑,警觉地走进卫生间,从笔管里找到一卷纸条,小心翼翼地打开,上面写着:“寻机会,筹备中医同盟,保护中医文化。”
傍晚时分,王至诚一行在南京的老字号美食店中,点了鸭血粉丝汤和半笼汤包。当他去付账时,店老板却告诉他:\"有人早已为你们付了!\"
王至诚顺着店老板的手指方向望去,发现几位画家正在店内或坐或立。王至诚走过去,惊喜地见到了着名画家胡小石。胡小石因与李大钊关系密切,是李大钊生前的挚友,王至诚曾邀请书画界的好友作为支持中医请愿团的后援,正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