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快速扩张,乍富,躺平国企,出海了,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集团的三四五级子公司成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次融资,就是一次资源整合,就是一次扩张;
而8家二级子公司里面,此次最重要的子公司扩张就是三镇人服;
作为目前实际服务12万人企业员工的子公司,在娄屹的指挥下,快速的完成了制造、客服、灵工、人才市场4家三级子公司的注册;
随后同样快速的完成了了省东南西北中以及三镇市各自6家四级子公司的注册;
接下去就是最重要的五级子公司的成立了。
按照集团报请的,已经获得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方案,五级子公司里面,集团绝对控股的四级子公司持股67%,同样要绝对控股;
这里把原本方案中的51%相对控股给否定掉了,各级子公司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必须在此次的扩张中保持67%及以上的绝对控股股份。
即便是拿出去的只有33%的股份,但是要进来的人和势力依旧是在不断的争抢。
24家四级子公司,按照各项分析数据,最后按照各自成立3家左右的五级子公司来为实际的方案;
按照目前12万人的数字,每家五级子公司服务人数平均下来是在1500人,当然了,这是个平均数字,根据地区和行业不同,上下浮动在500人左右很正常的;
根据各家服务人数的单人营收,作为了此次估值的根据。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是按照净利润去估值的,但是人力资源这个行业,只要是内行人都知道一点,净利润可操作性太强了;
所以直接按照实际的营收,也就是缴税的基数这个为依据,算是最为稳妥的。
而按照营收进行估值,平均下来每家子公司一年的营收在900万,然后再在娄屹要求至少10%上浮的情况下,营收就按照1000万计算了;
这个数字之下,就是吸纳其他同行进来的评判标准。
那些百人的小公司,要跟集团下属的五级子公司进行整合的时候,也按照实际营收进行估值计算;
说是估值,其实就是按照一年的营收为最主要的根据,然后再夹杂一些已经签订的合同没有施行的,或者合同要到期的等等情况进行压价或者是溢价。
在娄屹拿出这个方案的时候,董事会里面其实有些人在投票的时候保留了意见,因为他们觉得娄屹这样做效果会不好;
因为在娄屹的整个方案中,是按照集团的子公司向上溢价,吸纳进来的股东向下溢价来进行的;
在他们看来,这样做虽然是会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民营公司愿意降价加入进来?
不过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
24家四级子公司,在6月中旬的时候都找到了第一个五级子公司的股东,并且走完了集团内部的流程以及外部的评估等流程,而6家五级子公司吸纳进来的各位股东最后和集团的成交价都是综合下来让集团算是溢价了15%。
“各位董事,现在是2027年了,不是20年前了,也不是十几年前了!
人力资源行业野蛮生长,大家成立个公司随随便便就能赚钱,随随便便就能捡钱的时代早就是过去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