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凤年误入听潮顶,一语惊醒梦中人
乐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凤年误入听潮顶,一语惊醒梦中人,雪中:开局截胡剑九,徐凤年哭求我别薅,乐燃,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潮阁内,不知日夜。
徐凤年整个人被这无尽的知识海洋榨干,又被注入了某种更为坚硬的东西。
他瘦了,脸颊凹陷,那双桃花眼愈发深邃,眼白爬满血丝,是数个昼夜未曾合眼的证明。
他身上那股纨绔浮华气,早已被冲刷干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要把整个天下版图塞进脑子里的疯魔。
饿了,便从食盒里抓一个冷硬馒头,就着凉水咽下,眼睛却未曾离开卷宗。
渴了,便将桌上凉茶一饮而尽,也品不出是苦是涩。
指尖被粗糙竹简磨出细小口子,渗出的血珠与墨迹、朱砂混在一处,干涸后成了暗褐色斑点,他浑然不觉。
此刻,他面前摊开的,是一幅用兽皮硝制、详尽无比的北莽三十六部堪舆图。
图上山川、河流、兵寨、乃至不起眼的牧民部落都标注清晰。
旁边,则是一本用朱砂笔密密麻麻批注过的《北莽谍子录》。
他的手指,点在谍子录中一个代号为“地蝎”的名字上,缓缓移动,最终落在堪舆图上一座名为“鹰喙堡”的兵寨。
他拿起笔,蘸了浓墨,将那个名字与那座兵寨,用一条粗重墨线重重连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低声自语,声音沙哑,眼中却爆发出勘破迷局的光芒。
“明面兵寨互调,暗地里却用‘伏龙谍’替换了边军校尉……好一招偷梁换柱!我爹若是不死,这北莽边境,怕是早就成了筛子。”
做完这一切,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向后靠在椅背上,揉着酸胀刺痛的眉心。
目光无意间扫过高高的书架顶层,在层叠的卷宗缝隙中,斜插着一卷用厚重油布严密包裹的古轴,标签早已模糊,只剩一片泛黄。
在这座知识殿堂,任何被遗忘的角落,都可能藏着惊天秘密。
这认知,驱使他站了起来。
……
阁楼之外,礁石之上。
陈凡双目紧闭,神念却化作无形大网,笼罩着整座听潮阁。
在他的感知中,这座楼阁气机泾渭分明。
一楼二楼,是浩瀚而有序的“信息之海”,沉静,厚重,毫无生机。
而在这片死海之上,三楼,则盘踞着一团狂暴、混乱、充满了无尽痛苦与孤高的……剑意风暴!
就在刚才,他察觉到,那片属于徐凤年的气运紫光,在“信息之海”中高速运转后猛地一顿,探寻的意念,直指风暴源头。
“钥匙,终于要碰锁了么?”
陈凡嘴角微不可查地牵动。
……
徐凤年搬来沉重的木凳,踩上去摇晃了几下,才费力地将那卷古轴取下。
入手沉甸甸的,油布表面满是灰尘,散发着陈旧的味道。
他回到桌前,解开麻绳,展开油布。
里面并非神功秘籍,也不是藏宝图,而是一张同样陈旧发黄的楼阁结构图——正是听潮阁的图纸。
当他的目光落在图纸右上角时,呼吸骤停。
在代表通往三楼的楼梯位置,被人用一道饱含怒意的浓墨,画上一个巨大而狰狞的叉,仿佛要将这一层彻底从世界上抹去。
“三楼……”
徐凤年怔住了。
越是禁忌,越扼住人的好奇心。
他收起图纸,按照指引,在二楼一处摆满《离阳邸报》的巨大书架后仔细摸索。
很快,他在一根不起眼的承重柱后,触碰到冰凉的金属质感。
他用力推开书架,沉重的木架在地面划出刺耳摩擦声。
后面,一扇与墙壁颜色几乎融为一体的暗门,赫然出现。
他没有犹豫,推开了那扇门。
“吱呀——”
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过后,一股混杂着霉味、尘埃与时光腐朽的孤寂气息,扑面而来。
他拾级而上,踏上三楼。
这里空空荡荡,四壁空无一物,只有几扇被木板钉死的窗户,透进几缕微光,照出无数飞舞的尘埃。
唯一的“陈设”,便是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到看不出原色的老人,蜷缩在最阴暗的角落,背对着他。
他正用长得吓人的指甲,在布满灰尘的木地板上,一遍遍地画着什么,动作偏执疯魔。
徐凤年凝神看去,那些杂乱的线条并非毫无章法。
那里面蕴含着一种支离破碎、却依旧锋锐到刺目的韵律,是一招招绝世剑法被人生生打碎后的残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