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脸皮的赵构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丢脸皮的赵构,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丢脸皮的赵构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史称宋高宗,是宋朝第10位皇帝,也是南宋开国之君。赵构在皇室子弟中声名不显,地位也不显赫,为何能继位称帝</p>
进入公元12世纪后,在金军的大举压境下,北宋王朝的形势极其严峻。1126年春天,金兵长驱直入,第一次包围了北宋都城开封,要求北宋派亲王、宰执到军中议和,实际上就是当人质。宋徽宗有31个儿子,封为亲王的也有10多个,但都不敢去,只有康王赵构主动请缨,与少宰张邦昌一起前往金营当议和使。</p>
赵构在金军营中被扣了10多天,他表现得不卑不亢、沉着勇敢。期间有宋将袭击金军营寨,张邦昌吓得伏地痛哭,而赵构却凛然不惧。金军统帅斡离不感到很奇怪,在他心目中,宋朝的皇族子弟都是一群养尊处优的胆小鬼,不可能是这副硬气的模样。他开始质疑赵构的亲王身份,最后让宋廷改派五皇子、肃王赵枢前来,赵构得以走脱回朝。</p>
当年冬天,金兵再次南下入侵,赵构也再次被任命为议和使,前往金营议和,但走到河北地界时,被守将宗泽劝阻留下,成了后来“靖康之变”中的漏网之鱼,给大宋朝留下了延绵未断的香火。</p>
靖康之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