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冰床”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冰床”,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冰床”
冬天是冰的季节,“冰床”是北京城里的一道风景。“冰床”也称“凌床”、“拖床”、“柁床”等。</p>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p>
北周·庾信《寒园即目》诗:“雪花深数尺,冰牀厚尺馀。”清钱谦益《题僧卷》诗:“雪被冰牀云水隈,死关生断不曾开。”</p>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水关》:“冬水坚冻,一人挽木小兜,驱如衢,曰冰床。”</p>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拖床》:“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牀。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p>
《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p>
孙犁《白洋淀纪事·嘱咐》:“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