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暴力拆迁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熙年间的暴力拆迁,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康熙年间的暴力拆迁
康熙三年(1664年),农历三月初六,广东省香山县,一个名叫“黄凉都”(“都”是元明清三代通行的基层行政区划,介于县与村之间,相当于现在的“乡”)的山区小镇,炊烟不起,鸡犬不闻,在这儿世代定居的几百户人家跑了个干净,只有一声接一声锣响,伴随着锣响的是一个清兵高亢而悠长的叫喊声:“乡亲们都回来吧,朝廷不拆迁了!大家都别躲了,赶紧回来吧,朝廷说不拆迁了!”</p>
那清兵在街上来来回回喊了几趟,消失了。大约两袋烟工夫过去,有人从树丛中钻了出来,有人从山坳里爬了上来,然后出来的人越来越多,老老小小竟然多达上千口人,他们都是镇上的居民,听信了清兵的宣传,高高兴兴回了家。太阳落山的时候,很多人家的屋顶上冒起炊烟,往日宁静的街道上也恢复了喧闹。</p>
就在此刻,杀声陡起,一队清兵包围了整个镇子,见门就踹,见人就杀,无分男女,无分老幼,没有一人能够幸免,这个镇子变成了一座炼狱。大屠杀过后,清兵又放起火来,火光冲天,照耀数十里,烧了整整两天三夜,整个镇子焦尸遍地,片瓦不存,生机全无,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p>
再来看另一个场景:</p>
康熙十七年(1678年),农历二月十七,福建省泉州市,一个名叫“乌屿桥”的村子,迎来了一个大官——“福建全省水陆提督总兵官”杨捷。在杨捷来视察之前,乌屿桥的村民已经跟地方官磨了好几天嘴皮子了,当地官员要求村民在三天之内离开海边,往西迁徙八十里,但却不提供任何补偿,连搬家费都不给,村民们当然不愿意,他们听说上面有大官来视察,都很高兴,以为总算有机会向高层领导诉诉苦了。</p>
可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那位杨捷大人不是听他们诉苦来的,而是逼他们搬家来的,而且杨捷不是一个人来,他带了至少几千名士兵,人人都带着兵器,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杨捷见到村民,就问了两句话,开头提到的那两场灭绝人性的拆迁,却跟以上所有的拆迁都不一样,它们完全是出于军事目的。</p>
出于什么样的军事目的呢消灭南明,消灭郑成功。您知道,清朝建立后几十年,南明小朝廷一直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活动,试图赶走满清,恢复大明。而在南明的所有军事力量当中,郑成功的部队是最有战斗力的,郑成功先在厦门和金门两岛活动,后来又割据了台湾,对满清统治构成极大威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