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女儿故意把自己儿子打扮成女孩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李鸿章女儿故意把自己儿子打扮成女孩,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鸿章女儿故意把自己儿子打扮成女孩
繁花凋落的家族,实际上是很可悲的。尽管物质生活上还有前朝的富丽繁华,却总像蒙了灰的铜饰,窗外的阳光再怎么照进来,也反射不出一点有生机的光芒来。</p>
从政治上退出主流地位,就意味着永久地走入灰色地带。</p>
在民国初年,有成千上万这样的家庭,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出身无用了,失去了上进之阶,家族的二代后裔靠祖产虽还能锦衣玉食,但却是坐吃山空。</p>
在角落里,他们或醉生梦死,或牢骚满腹,或惊恐不安。</p>
很少有人能傲然奋起。</p>
最可怜是大宅门内之女李菊耦便把过重的期望押在了他的身上,这一来,反而害了他。</p>
李菊耦在清末的十几年间,经历家国之变,心理上有一个强烈的反激。昔日娘家的尊崇,夫婿的未展之志,都化为她望子成龙的心切。</p>
这位通晓诗书的母亲,教子甚严,背不出书就打。但常规的仕途,到此时已走不通了,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张廷重为做八股而学的一肚子学问,完全成了无用。</p>
他的一生也就如失舵之舟,再也没能找到方向。</p>
父亲张廷重种种不合时宜的举止,张爱玲在幼时便有很深的印象——那是一个神态沉郁的夫子,终日绕室吟哦,背诵如流,滔滔不绝,一气到底,末了拖起长腔一唱三叹,算是作结。然后,沉默踱步,走了没两丈远,又起头吟诵另一篇。听不出那是古文、八股范文,还是奏折,总之从不重复。连小爱玲听着也觉心酸,因为毫无用处。</p>
这绕室徘徊的习惯,就是李鸿章传下来的健身绝招“走趟子”。这个词,充满了“无路可走、但也非走不可”的荒诞感。</p>
尽管张廷重受清末维新之风的熏陶,学过英文,能读会写,甚至能用一个手指头在打字机上打英文函件,但是,他还是没法走出宅门去谋生就业。因为,做生意外行,蚀不起;当官、入政界更不行。</p>
前朝老臣的后裔,怎能耻食周粟——“投敌的名声是败坏不起的”!</p>
他只能当遗少。</p>
当然,他也有他的痛苦——李菊耦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反激心理,使这位寡母训子的方式十分怪异,甚至在亲戚间都有了孤僻的名声。她因怕儿子与家族子弟们泡在一起“学坏了”,便故意给小张廷重穿一些过时的衣服鞋帽,把他打扮得活像个女儿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