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侄子诸葛恪的战绩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诸葛亮侄子诸葛恪的战绩,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葛亮侄子诸葛恪的战绩
公元251年,魏国司马懿病逝,儿子司马师执掌大权。252年,孙权去世,诸葛恪执掌大权。新上台的都是绝顶高手,隔江相望,谁才是天下第一呢</p>
诸葛恪始终有个梦,就是建功立业,称霸天下。</p>
一轮红日冉冉飞升,两个人影腾空而起,拳风掌力激荡,狂风四起,天地变色。在他们的两次过招中,却有一个细节惊人的巧合,冥冥之中似乎是上天的安排。</p>
3000名东吴兵胜了7万魏军</p>
在巢湖上,孙权曾经构筑了一条东兴(安徽巢县东南)大堤,大堤南边能停靠舰船。后来,魏、吴战事变少,大堤逐渐废弃。252年的10月,诸葛恪带兵来到东兴,重新整修东兴大堤,还在大堤两头,各修建了一个军事据点,留下各千人防守。然后诸葛恪带兵回到建业。</p>
这种明显的挑衅行为让魏国愤怒不已。相当于两个人本来和平共处,突然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面前秀肌肉,挥拳头,然后扭头回去了。司马师牙缝里只吐出一个字:打!他派出三路军同时南下,其中主力是胡遵、诸葛诞率领的7万人,目标直指东兴。诸葛恪得到消息后,带4万人北上救援。</p>
如果从实力来讲,魏国占有优势,但他们一点点的骄傲自大,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p>
那几天北风劲吹,漫天飘雪,寒气凛冽。魏军在大堤上安营扎寨,猛攻两边的东吴军事城池,一时无法突破。魏军也累了,决定中场休息,看吴的援军还没有到,先填饱肚子吧。于是胡遵、诸葛诞等人在大堤上摆下酒筵,饮酒作乐,当作在这寒冷的鬼天气里暖暖身子。</p>
在大雪茫茫的天地之下,另有3000人却在急速前进,那是东吴老将丁奉带领先锋敢死队,昼夜兼程,比预定时间提前两天到达东兴。接近大堤之时,丁奉传下命令:我们已没有了退路,敌人正在喝酒,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立功领赏,就在今日。</p>
东兴大捷</p>
战士们被他豪气感动,愿意破釜沉舟,拼死一战。丁奉命令士兵脱掉铠甲外套,扔掉枪矛,只是手拿大刀、盾牌,沿着堤防而上。曹魏军远远看见吴军都不穿铠甲,觉得很奇怪,在搞什么名堂啊,哈哈大笑。吴军趁机冲杀,个个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杀声震天。魏军大乱,互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诸葛恪俘获辎重武器,堆积如山。史称东兴大捷。</p>
魏国有一个将领叫韩综(东吴名将韩当的儿子),是吴国的叛将。孙权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但生前一直没有抓到他。这次被吴军斩杀,诸葛恪命人把韩综首级送回建业,以祭告孙权。</p>
东吴20万人败在魏3000人手下</p>
诸葛恪一时风光无限,仰天长啸,强大的曹魏原来是纸老虎啊。</p>
第二年,诸葛恪决定锦上添花,再次出兵伐魏。大臣们上书劝说:我们刚刚打过仗,国库没钱,军士们又疲惫,还是别打了。在诸葛恪眼里,他们就是一帮纸上谈兵的书生,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