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嬴政都太过仁慈
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嬴政都太过仁慈,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说扶苏软弱,儒生们倒没太大的意见,不然怎么可以一跪就堵住他的嘴?</p>
但你要说嬴政太仁慈……</p>
他们真的好想问问赵凌何为残暴?</p>
他们又不敢真问,他们怕赵凌直接给他们演示一下,那可就太糟糕了。</p>
扶苏也只是盯着赵凌看了半天,依旧没有任何的回应。</p>
此时他心中不禁闪过许多的念头。</p>
他是觉得冯瑜所说没任何问题的,但如果他是皇帝,他想要将诸子百家的学术融合,编撰出一套适合大秦的《万民典》。</p>
儒家门生,他的老师淳于越和儒家的领袖孔鲋以死相逼。</p>
他还会坚定不移地继续编撰那一套《万民典》吗?</p>
扶苏心中没有答案,但赵凌给了他答案。</p>
赵凌身上的杀伐之气真是他所欠缺的。</p>
之前嬴政令他禁足一月,在这一月之中,嬴政令人给扶苏传消息,只说嬴政要责罚他的母后,让扶苏去求情。</p>
扶苏还没自己的宫殿,便被自己宫中的奴婢仆从给围住了。</p>
那些奴婢仆从就像孔鲋、淳于越他们这般跪在扶苏面前,祈求他不要出去,否则陛下会将他们全都杀了。</p>
仅仅十余命仆从的性命,就将扶苏彻底困在宫中。</p>
嬴政也因此事看出了扶苏的性子。</p>
他太过仁慈!</p>
若是皇子,仁慈还好!</p>
皇帝过于仁慈,几条性命便能挡住他前进的步伐!</p>
扶苏敢断定,若那年之事落在赵凌身上,宫中奴婢仆从旦有敢阻拦他者,必死无疑。</p>
这可能便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吧。</p>
赵凌见扶苏还在发呆,冷声喝道:“长安候,朕要你说,儒家用还是不用!”</p>
如今儒家的命运就在扶苏一句话之间。</p>
只要扶苏说一句,用儒家。</p>
那赵凌就会收回刚才的话,只要儒家愿意配合编撰《万民典》,以及在这之前派门生教孩童识字,赵凌还是会用儒家。</p>
儒家也将欠扶苏一个天大的恩情。</p>
赵凌却丝毫不在意。</p>
朝堂大局已定,一群儒生敢拥立扶苏?</p>
如果敢,此时他们就不该是战战兢兢跪在这里,而是在扶苏进咸阳时便选择为扶苏赴死!</p>
儒生们没这勇气。</p>
扶苏亦没有当皇帝的果决霸气。</p>
孔鲋和淳于越等人听到赵凌问扶苏,都眼巴巴地望着扶苏。</p>
他们完全忘记这些日子一口一个竖子,各种白眼乱扔。</p>
儒家的命运十字路口似乎就在扶苏点头或摇头间做出抉择。</p>
扶苏点头,那儒家还能继续延续下去。</p>
扶苏摇头,那儒家传承当断!</p>
“长安候……我等愿按你所说与诸家学说融合!”</p>
“望长安候不计前嫌……”</p>
此时,孔鲋等人哪里还管什么儒家脸面。</p>
这一月来,赵凌处事雷厉风行,莫说朝堂之上,他动辄便要灭胡人全族。</p>
儒家今时地位本就是赵凌重新再扶持起来的,赵凌说要断儒家传承,那肯定不会心慈手软的。</p>
赵凌看都没看孔鲋等人,冷声道:“扶苏,你莫要因为他们的求情而怜悯,遵从你的本心!儒家没了,朕还有法家,还有墨家,还有阴阳家、道家,大秦并不是非他们不可!”</p>
“现在立刻回答朕,儒家是灭,还是留?”</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