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朕要给的,谁也不能拒绝
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朕要给的,谁也不能拒绝,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嬴政在位的时候,儒家想的是潜默异化扶苏,让扶苏成为儒家坚定的支持者,只要等扶苏登基,儒家自然能取代法家的地位。</p>
可如今看来,扶苏已经靠不住了。</p>
还有儒生们想要恢复周礼,重新以分封制取代郡县制,明显也是不可能的了。</p>
赵凌之霸道,兵力之强盛,孔鲋也彻底放弃回到鲁地等待时机造/反的心思。</p>
“臣……谢吾皇隆恩!”冯瑜的脑袋就没抬起来过,现在又往下低了几分,他的脸烫得厉害,抬起头来,势必出丑。</p>
赵凌也没让他抬头,而是又看向一旁的孔鲋,问道:“孔老先生,你还要召回儒家的门生吗?”</p>
孔鲋这才回过神来,赵凌已经多次称其为孔老先生了,而不是称其官职。</p>
如果他此时敢自称孔鲋,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怕是要趁机给他罢官了。</p>
“臣博士御监,愿为大秦效劳,为陛下效劳,如今军事紧张,臣会令前往各县郡的门生不领受俸禄,教各地孩童识字,以减缓国库的压力。”</p>
孔鲋也是很会来事,他能感觉到,赵凌应该很爱财,让各地门生不再领受朝廷的俸禄,赵凌应该会很高兴吧。</p>
如此当可平息赵凌的怒火。</p>
赵凌的声音却又冷了许多:“博士御监这话是何意?前往各地的儒家门生不再是朕的臣子?你们儒家要自立门户?”</p>
“不受俸禄?”赵凌冷笑道,“朕要给他们的,他们不可以拒绝!”</p>
孔鲋再次冷汗淋漓,他会错意了,连忙伏地道:“陛下,臣绝无此意,臣只是想为国分忧罢了。”</p>
“不必了!”赵凌皱眉道,“还请博士御监记住,派出去的那些儒生不仅仅是你儒家的门生,还是朕的臣子!天下人,皆是朕的臣民!”</p>
“博士御监若想为朕分忧,那就与五经博士和长安候好好编纂《万民典》。”</p>
“喏!”孔鲋已是腿软,伏在地上根本站不起来。</p>
“冯瑜,朕允你去科农院调十人来常奉府入职,共同编撰《万民典》。”</p>
科农院的人都是赵凌的门生,他们跟在赵凌身边皆有所学,与冯瑜算同门师兄,既然都封了五经博士一职,总不能让他当光杆司令吧。</p>
之前赵凌将自己的门生几乎全部编入科农院,如今也是时候让他们占据大秦的不同的职位了。</p>
“明日墨家、法家、阴阳家以及农家皆有人来,冯瑜你好生照料,以后他们都归你管,如有不服从的,大可上禀于朕。”</p>
赵凌引各家门人进入常奉府,令冯瑜照料统领他们。</p>
以后孔鲋也就是一个沾了孔子血缘关系的儒家吉祥物,每年花点钱养着就好,等他老死,冯瑜便是儒家真正的领袖。</p>
儒家也会成为真正听话,为帝国所用的学派。</p>
解决完《万民典》编撰问题,巩固了冯瑜和扶苏的地位之后,赵凌话锋一转,问道:“为何不见常奉西文彦?”</p>
此乃常奉府,按理来说,这个时间,西文彦应该在常奉府才对。</p>
淳于越回禀道:“常奉大人已有数日未来了。”</p>
他可不怕西文彦,听赵凌这语气,怕是要对西文彦动手了,他这还不赶紧递上去?</p>
“诸位好生编纂,朕去西府看看。”赵凌说完就走。</p>
他离开常奉府,孔鲋瘫软在地,脸色苍白,随后直接昏死过去。</p>
孔鲋也是五十二岁的高龄,被赵凌如此疯狂拉扯情绪,人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赵凌一走,他便如同被抽干了力气。</p>
常奉府的儒生们纷纷上前,一时间常奉府乱作一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