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1章:彻武侯王贲,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夏山河,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彻武侯王贲

蒙毅交出郎中令的印绶之后,便离开了章台宫。</p>

殿内重新恢复了近乎凝滞的寂静,唯有烛火跳跃,在堆积如山的简牍文书上投下晃动的光影。</p>

赵凌的目光并未收回,仿佛穿透了紧闭的宫门,他指尖轻轻敲击着冰冷的御案,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片刻后,那敲击声戛然而止。</p>

“宣彻武侯王贲,即刻入宫觐见。”赵凌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p>

侍立在阴影处的内侍无声领命,迅速退下。</p>

赵凌重新拿起朱笔,却并未蘸墨,只是凝视着笔尖,思绪翻涌。</p>

彻武侯王贲可是他的亲舅舅!</p>

围困咸阳、兵临城下那日,这位舅舅在局势尚未分明的情况之下依旧带兵力挺他,立下了无可争议的从龙首功!</p>

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与在关键时刻鼎力相助的恩义,赵凌从未忘却。</p>

然而,当上皇帝之后,他不得不考虑更多。</p>

王家,一门两侯,位极人臣!更有皇太后出自王家,母仪天下。</p>

外戚之势,已然煊赫至极!</p>

这半年来,赵凌刻意未将最核心的权柄交予王家,甚至让王贲这位战功赫赫的猛将交出了兵权,未尝没有一丝平衡与压制的帝王心术在其中。</p>

他需要观察,需要确认。</p>

然而王家所展现出的姿态,堪称明哲保身的典范。</p>

王翦早已功成身退,悠游林泉,不问世事,更是力挺赵凌,劝谏皇太后。</p>

王贲交出兵符后,竟真如闲云野鹤,不是去尚学宫给那些年轻的士子们讲讲兵法韬略,便是寻一处清幽水畔,执竿垂钓,怡然自得。那份放下屠刀、甘于平淡的从容,绝非作伪。</p>

这姿态,还不够明显吗?他们已然在用行动向新帝表明:王家无意揽权,更无恃宠而骄之心,所求不过家族安宁,子孙绵长。</p>

赵凌放下朱笔,心中那最后一丝因外戚而起的顾虑,也随之消散。</p>

他并非刻薄寡恩之君,岂能因王家功劳太大、血缘太亲,便去刻意打压?</p>

岂不寒了功臣之心,冷了血脉之情?</p>

俗语有云:最香不过龙肉,最亲不过娘舅!</p>

这份骨肉亲情,在冰冷的权力场中,显得尤为珍贵。</p>

让舅舅“歇息”了半年,既是观察,也是保护。</p>

如今尘埃渐定,是时候让这位定鼎江山的功臣,重新肩负起应有的重任了。</p>

还有什么位置,比掌控皇宫禁卫,这座帝国心脏的最后屏障更能体现绝对的信任?</p>

唯有将这把守护身家性命的利剑,交到血脉至亲,且深谙进退之道,忠诚无可置疑的王贲手中,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p>

不多时,殿外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p>

宫门开启,一道身影步入殿中。</p>

来人并未身着甲胄,而是一袭深沉的玄色常服,腰间束着玉带,虽无锋芒毕露的杀伐之气,但步履间自带一股久经沙场沉淀下的沉稳如山的气度,正是彻武侯王贲。</p>

他行至御阶之下,拱手躬身,声音洪亮而恭谨:“臣王贲,拜见陛下!陛下万年!”</p>

赵凌并未端坐受礼。</p>

他立刻从御座上起身,快步走下丹陛,亲自伸手扶住了王贲欲拜下的手臂,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舅舅快快请起!此处并无外人,何须如此多礼?”</p>

这一声“舅舅”,唤得自然亲热,瞬间将君臣的距离拉近至血脉亲情。</p>

王贲顺势起身,脸上也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但眼中依旧保持着臣子的恭谨:“陛下深夜召见,可是有要事吩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尝衫道士

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

富萌主

踹了前夫:二嫁首长做新娘

乡凝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车斤

逼我上梁山,你有这个实力吗?

王袍

纵横美利坚,文娱霸主

吴越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