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尧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京城才子初少年,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文心尧龙,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后怕是很难像现在这般亲力亲为地教导你了。”

裴之宜抬手轻轻理了理衣袖,带着几分无奈与感慨说道。

贾瑛心中亦是一怔,随即忙笑着回复道:“先生,这是好事啊,以您的才学早该在朝堂之上大展宏图了。”

“蒙您不弃,学生能得您这些年的教诲已经是三生有幸。”

“如今先生得此机会,学生替您高兴还来不及,又岂敢因为一己之私,而阻碍您造福国家社稷和天下苍生之途。”

贾瑛跟着裴之宜这么长时间,自然知晓裴之宜因何缘故闲居在家。

裴之宜罢官之前便已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沉沦了这么长时间,又是堂堂翰林修撰出身。

此次出山,怕是没多久便要入阁拜相了。

他是真心为自己师傅感到高兴,毕竟有一个阁老师傅在上面顶着,对他也是大有益处。

贾瑛故意眨了眨眼睛,闪着促狭的光芒笑道:

“再者说先生此番入朝为官,不还是在这京城里,日后学生还是能时常过来看望先生,聆听您的教诲。”

裴之宜见状失笑道:“你倒是看的开,怎么巴不得为师早点离了去,好自在逍遥去?”

说到此处,裴之宜微微顿了顿,神色变得严肃了些,目光紧紧锁住贾瑛。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为师可告诉你,休要学那些个纨绔子弟的做派。”

“你虽也是公侯之家子弟,但为师一直知道,你这孩子心性纯良又志存高远,与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庸碌之辈截然不同。”

“你既有这等天赋才情,便要好好珍惜,勤勉向学。”

“为师知晓你贾家是武勋之后,虽然文武殊途,即使你未来不走科道这条路,但也切不可荒废了大好时光,辜负了自己的这身才华。”

贾瑛则认真站在裴之宜面前听着,不敢有丝毫怠慢之色。

“为师此番入朝,虽不能时刻在你身边提点,但也会时刻留意你的学业进展,你若有半分懈怠,可莫怪为师到时候不留情面。”

贾瑛闻得裴之宜这般言语,忙恭恭敬敬地向裴之宜行了一礼说道:

“先生放心,学生定当铭记先生教诲,时刻以学问为重,定不敢有丝毫疏忽。”

对于自己未来是否要参加科考,贾瑛确实还没有完全想好。

想到这儿他心中一阵苦笑,别看他现在文章辞赋倒背如流,肚子里更是有数不尽的良篇佳作。

只要他想,随便一句锦绣词句便能信手拈来,但他未必真的是那科举的料子。

要知道古时候的过目不忘的神童可不少,可有几人真能在科举一途上走到最后的。

科试的题目可不是后世随随便便那种背诵填空,它考校的乃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以及对经义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

必须要在多方面有着深入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方能在那方寸纸张之间,洋洋洒洒地阐述自己的治国方略。

这其间的学问之深、要求之苛,又岂是那些只知死记硬背的人所能企及的?

自唐太宗承隋制之衣钵,进而大力发展科举以来,仿若于茫茫尘世之中为天下寒门士子开辟出一条看似通天彻地、实则荆棘满布的晋升之途。

这是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但同样也令他们耗尽了毕生的心血。

唐代诗人赵嘏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句话不知是衷心的赞许还是无奈的感慨,难以一言蔽之。

但见那通往无限荣光的仕途之路便像是一座奈何桥,引得无数人飞蛾扑火,向死前行。

寒来暑往,无数士子于青灯黄卷旁悬梁刺股,在经史子集里皓首穷经。

只为能在那方寸考卷之上博得一丝青睐,挣得命运的垂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混沌乐子龙的诸天之旅

东五

小师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万意随风起

末世,我能吞噬万物要系统有啥用

玉面小飞龙咚呛

荣耀之途

布衣饼干

男友是匹大白狼每天晚上都会想

小七爱雨夜

修仙界来的嫂子是全能

麻花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