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W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章,相信过程,WojWri,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七章
金韶贤这才开始学习唱歌,但是在发声之前还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声音。
究竟什么是声音?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频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强弱是由振幅(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的振动幅度)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的长短是由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色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来做区分。
其中,“声音(sound)”是泛指人耳可以听到的音波(频率20hz~20khz),风声、水声、拍打声、虫鸣声、鸟叫声等等数不尽的音波,都是声音的一种。而“音声(voice)”则是特指人类发声系统所产生的声音,可供彼此之间言语沟通或表达情绪。
那么人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人体发声需要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相互协作来完成。神经系统就先不研究了,主要来看看这些发音器官。
动力源--肺、横膈膜、气管。
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扇,呼吸的气流是语音的动力。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腔、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
声源场--声带。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带状薄膜。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肌肉的收缩,软骨的活动可使声带放松或收紧,使声门打开或关闭。从肺中出来的气流通过声门使声音振动发出声音,控制声带松紧的变化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来。
调音室--口腔、鼻腔、咽腔。
口腔(唇、齿、舌头)后面是咽腔,咽头上通口腔、鼻腔,下接喉头。口腔和鼻腔靠软腭和小舌分开。软腭和小舌上升时鼻腔关闭,口腔畅通,这时发出的声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软腭和小舌下垂,口腔成阻,气流只能从鼻腔中发出,这时发出的音主要在鼻腔中共鸣,叫做“鼻音”。如果口腔没有阻碍,气流从口腔和鼻腔同时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同时产生共鸣,叫“鼻化音(口鼻音)”。
既然连发声原理都知道了,那又该怎么评价自己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