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jWri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章,相信过程,WojWri,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六章
金韶贤再次放弃思考自己的过往未来,因为再想下去就会陷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别小看这三个问题,它们分别对应着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揽括着世界万物的变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猿就开始思考,所以就算金韶贤想成一个化石也不会整理明白。
还是继续边走边看吧,就像最近金韶贤“迷”上了唱歌,准确来说是童谣和各种动画片主题曲。
金韶情小朋友已经四岁了(1999-1995=4),按照韩国算法她已经六岁啦。为什么会差了两岁?因为韩国人的年龄算法显然是很有民族特色的。首先要加上在妈妈肚子里的那一年,也就是还没出生算一岁;然后以每年三月一日为分割线,之前出生的要再加两岁,之后出生的只再加一岁。当然韩国也有它们自己的阴阳历法,过着阳历阴历的生日,很多外国人都会被搞混:你丫的到底几岁!
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和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也依旧保留着历史传统,很多国家都这样。而且大多数韩国人也都是按照国际惯例来报年龄,除非需要隐瞒真实年龄。
这些真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已经四岁的韶情小朋友应该要学会独自睡觉了,而姑娘胆子小,每到晚上要自己睡的时候就又哭又闹。三、四岁左右是幼童的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的自立形式是通过任性来表现的。而把孩子的自立与合作协调起来,可以将孩子这种不完全的自立转变为完全的自立。这个时候,身为哥哥就要出来分担父母的劳累了。
上一世金韶贤是家里的老幺(韩语:忙内),这一世当了哥哥(韩语:欧巴)。虽然没有经验,可不就是让着宠着哄着三连招,好不容易有个妹子,疼爱都来不及。不就是童话故事嘛,什么?《白雪公主》听过了,《月亮冰激凌》听过没,欧巴还会讲石猴子哦。故事都讲完了,那就唱首歌给你听:“有三只小熊,住在一起。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熊爸爸胖胖的,熊妈妈~很苗条,熊宝宝~非常可爱,呜呼呜呼好棒哟”。
错,错,错,这个顺序错了。应该要先唱歌,把妹子的兴奋度提到最高,high翻天,然后再乘她暂歇旗鼓的时候施展讲故事催眠大法。这可是金韶贤的经验之谈,先讲故事的话,会被好奇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烦死的,而后唱歌的话,会一直被安可的。
讲故事、哼童谣可不仅仅是要让小韶情睡觉那么简单,这可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小孩子第一次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在对的时机讲对的故事,告诉他们世界是美好的,而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美丑善恶,学会了礼义廉耻。
比如说小韶情不爱喝牛奶,那你也不能强迫她喝不是,这时候来一首奶牛之歌多好:(a-sa-a-sa-a-sa-a-sa)牛奶好喝好喝~,一早上醒过来,睁开眼(a-sa-a-sa),好想喝一大杯牛奶(给我牛奶啦),我们全家人的健康(a-sa-a-sa),都是靠牛奶喔(wow~)。
又比如说小韶情现在正是爱说话的年纪,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所有人分享,这个时候,哥哥就要扮演好各种角色了。身为一名老师,要纠正小韶情的不标准发音和错误语法;作为一个垃圾桶,要安慰小韶情的点点不快,些许失落,让她重新开心起来;当作为小韶情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教导她站有站姿、坐有坐姿,电视是不能多看的。
而且不仅仅是唱唱歌,讲讲故事就足够了。四岁的小韶情现在正是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喷发的年纪,搭搭积木啊、捏捏橡皮泥啊、画画儿啊都是非常好的,想象的翅膀不展开,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还要经常带着她走街串巷,找呀么找呀么找朋友。
可真是有够忙的,金韶贤自己的幼童时期当然会和小韶情有些不同,比如睡觉前喜欢安静,这个时候父母还过来唱歌讲故事就打扰了,还有电视机在更多的时候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看的。所以,现在为了照顾小韶情,金韶贤要重新学习起儿歌,韩国童谣、英文儿歌样样俱全,动画片主题曲也要跟上“潮流”,还要学会讲好听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听腻了,那就参杂点《小蝌蚪找妈妈》。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单纯而美好的,就像小韶情会和哥哥一起欢歌载舞,却浑然不在意金韶贤难听的歌声。是的,金韶贤没有什么歌舞天赋,声音也不是燕语莺啼,虽然不至于五音不全,但他自己是受不了的。好在现在他才11岁,还没有进入变声期,不然那小男生拉锯一般的嗓子唱起儿歌来,真当是惊天地泣鬼神。
为了不祸害金韶情这株祖国未来的花朵,金韶贤决定好好打磨一下他的歌喉,反正也无事可做。就先从乐理知识开始吧,乐理就是音乐之门的钥匙,不掌握乐理怎么能走进音乐殿堂。也不用找老师,先找本《基本乐理教程》看看,自学这种事儿对于金韶贤而言就是家常便饭。
让我们一起来琢磨琢磨这个乐理,先是几个定义:
拍(beat):广播体操“1_2_3_4,2_2_3_4,3_2_3_4”,每数一个数就是一拍,拍与拍之间的间隔是一样的。
节拍:一定数量的拍组成“小节”,而这个数量就是节拍。占据全小节的音符时值就是全音符,占据一半的就是二分音符,以此类推。我们大部分听得音乐都是四次拍的,4/4,上面代表每小节有四拍,下面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速度(tempo):音乐的快慢程度,每分钟拍的个数就是大家常说的bpm(beats_per_minute)。为了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音乐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快歌、慢歌就是这么来的。
力度:音乐的强弱程度,力度并不是音量,狭义上它是由振幅决定的,不同振幅决定力度的大小。广义的力度有节拍中的力度,节奏中的力度,旋律中的力度,歌词中的力度。只要抓住力度的变化规律,就能够很好的表现音乐,从而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