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十),大明求生记,拉拉袖,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牛易一家不得不关闭医馆,另寻出路,最后牛二宝带着全家来到了米脂开店行医,可是搬家的花费很大,已经把这几个月来牛易行医赚来的银钱全部花费了,无力重新租店铺门面房,连居住的房也租不起,牛易道:“只要全家有一个容身之所,先行脚行医吧。”就是跟算命测字一样,手里拿着一个幡,上面写着“半仙”这种,江湖郎中也是一样,打一个幡,上面写着“手到病除”等字样,可是这行医,收入跟叫花子差不多,很难吃口饱饭,更别说养活全家了。
某日牛易行脚到城门口旁,看到一张斑驳的告示上写道:“延绥区移民平安镇者,赏地十亩,免赋税三年,住房一间,行商者铺面房一间,并给与一切便利... ...”后面的字因风吹日晒已看不清,牛易一想不管是什么,官府的告示不会有假,最说在米脂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只会拖累全家,何不去平安镇碰碰运气,连忙赶回家中跟爹爹牛二宝说了此事,牛二宝一听有这样的好事?此地距平安镇只有几十里路程,到哪里不能安家,只要有房住就好办,当即就同意了牛易的想法,为了保险起见,又特意去问了街上的许多人,打听平安镇的事,目前在米脂城内的许多商家,都在平安镇上设有分号,原因很明白,可以白得一间商铺,地十亩,那怕没什么生意,这些全是不花银子的,何乐不为,就这样一家人次日赶着牛车去往平安镇。
目前在平安镇最忙的就数知事邱骏了,前来平安镇上的人家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涌来,全是拖儿带口的,沿着无定河走向的平安大道两边上,建起了数不清的商铺,连绵十余里,有平安伯府出银建的商铺很独特,简单易用,也有有钱商户自己建的楼角,还有知事府衙门出面的官家住房,一排一排地联房,章子俊称为“排屋”,这些房子结构很简单,砖柱子上架人字梁,每间房隔断是用黄土坯打墙,隔热隔音效果比砖墙要好许多,一排就是三十间连在一起,这也是为了房子的稳定性,加上前有一个小院子,后有一块菜园地。
一排房算下来造价低廉,却也挡不住数量多,最大的成本就是砖瓦及房梁了,这些都可以自产,在造房跟不上需求时,就开出几条路,平整一些梁卯出来挖窑洞,挖窑洞的成本远比造排屋要高,在没有机器帮助下,靠人工挖一个能住人的窑洞,很费时费力不说,也要用到砖瓦,成本不减反增。
所以目前章子俊最大的苦恼就是无米下锅,几万两银子打个水泡,到处需要银子,在这里不像是在庐州,无税可收,每年还要让朝廷救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目前投入的都是一些长远项目,缺少短期能赚快钱的项目,那么开设一个食品加工厂,罐头食品厂,铁锅厂,制鞋厂,制包袋厂这些作坊式工厂都是有关民生的需求,就说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炒米糕、各种饼干,红薯干等,因为这些食品保质期很长,也能垫饱肚子,还可以当成军粮。罐头食品厂主要腌制各种蔬菜、腌肉、咸鱼干、干红枣、糖水果品等,用陶瓷瓦罐包装也能当成军粮,反正不容易坏的食品加工,明朝可没有真空包装,也没有防腐剂,只能用腌制的办法来保存食品。还有制包袋作坊也是章子俊想出来的,在古代装什么东西都是用一块布,打个包袱,现在章子俊就用各种布做成各种大小袋子,可系腰上,可背肩上,大一点手可提,最大一点做成双肩包了,还有就是旅行包了,比用藤蓝、木箱要轻便的多。
制鞋厂专门制作羊皮、牛皮鞋子,主要是保暖性好,采用工厂方式制作成本减轻,而且一般人不会去做,能穿一双布鞋已经不错了,所以很有发展前途,要知道在古代这些衣食住行方面,全是自产,能不花钱的坚决不会去买,衣服自家缝,鞋子自家做。所以许多东西做出来不一定能卖的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朝廷购买,用在军队上,慢慢地渗透到民间。所以罐头作坊小坛子装的全是腌制的果蔬,腌菜,酱菜什么的,这样做不光保质期延长,在明朝这样食盐很贵的社会来说,可当成咸味,可省了买食盐的钱,发展前途巨大。
其实在明朝这些生活相关的东西,只是没人去做出来而已,缺少商品种类,商品匮乏只要做出来,就能卖出去。比如铁锅厂生产出生铁浇注的锅,有多少就能卖多少,高档一点的就有熟铁锅。农具厂生产出来的铁锹,铁扒犁、锄头、各种刀具、榔头、斧子等都是硬通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