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各怀鬼胎,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
人质来到面前,一箱箱珠宝摆在几案上,齐湣王咧开大嘴笑个不停,不住地赞扬苏秦雄韬伟略,智能超群。他现在不必担心燕国在背后袭击他了,以往的怀疑、担心,随着人质、珍宝的送来,已经云消烟散。他可以放心地抽出北部边境的十万驻军,交给田触去偷袭宋国了。他为此而踌躇满志,觉得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为了掩人耳目,滑王命令田触、田达率领三十万大军悄悄地赶到薛地集结,而他自己却与苏秦、韩珉,带着十三万齐燕联军,到洹水之滨参加盟会。
韩、魏、赵三国人马陆续到齐。
湣王登坛,与韩王、魏王、赵相李兑------见面,接着召集燕将剧辛、韩将暴鸢、魏将晋鄙、赵将廉顾、齐将韩珉,宣布放弃帝号,与各诸侯国平等相处,共同反对秦国称帝。
齐王这一姿态,立即赢得四国君王、将军的激赏。他们热情歌颂齐王英明,同时义愤填膺地遣责秦王称帝所犯下的僭越之罪。
韩、魏二王还要求将反对称帝一事,作为讨伐秦国的主要理由,写进盟约文书中,以便昭告天下。
苏秦宣布盟会开始。
五国国王、丞相、将军立于盟坛上,他们宰牛割耳,欢血盟誓。赵相李兑代表五国宣读誓词,那誓词气吞山河,震撼人心,足以令秦人闻风丧胆。
宣读完毕,李兑将五份盟书连同萧艾一同点燃,投入坎穴,以上达神明。
围在盟坛四周近六十万人的联军将士,呼啦一声举起戈矛剑戟,齐声欢呼五国结盟成功。
那浩大的声势,在洹水之滨久久回荡。
盟誓结束,李兑一面命五国联军向成皋、荣阳进发,一面派人将盟书抄写一份投进秦关。
关吏快马加鞭赶往咸阳,将盟书送与秦昭襄王观看。
秦昭襄王大为震惊,急忙跑进甘泉宫禀报宣太后。宣太后读完盟书,神情镇定自若,她微微--笑,慢慢地说:
“王儿,去把丞相,将军叫来。”
不一会,丞相魏冉、大良造白起、左更司马错、右更半戎、上卿向寿、泾阳君赢惺等人接连赶到。他们按部就班,两厢坐定,满脸严肃、冷峻地望着宝座上的宣太后与奏昭襄王。
宣太后命内侍宣读五国合纵抗秦的盟书。
众臣都被盟书内容所震慑,呆呆地坐着,不知所措。
“你们不要害怕。”宣太后沉着地说:“要尽快想出办法破除他们的纵约,让他们有备而来,无功而返。”
“大后,大王。”白起首先奏道:“臣已在武关、函谷关、轵道布下重兵,等五国联军到达成皋、荣阳时,即可开关迎战,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合纵的发起者是苏秦,纵约长却是赵国李兑,五国联军就是他带来的。”司马错接口道:“巨以为干脆兴兵攻赵,看有谁先去救它就移兵攻谁。这样,各国顾忌而不敢相救,纵约就名存实亡了。”
众臣就开战御敌一事,展开了热烈讨论。
“你们不要只想到拼杀。”宣太后诱导地说:“要多动脑筋,尽量不消耗我们的实力。兵书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太后,臣以为这次合纵的起因,是称帝引起的。其实,称帝不称帝只在迟早,天下若被我们统一了,称帝一事也就水到渠成。因此,臣建议可否暂停称帝?”向寿说
大家都认为向寿说得很对,像齐国暂缓称帝,便能收买天下人的心,化解兴论压力。
秦昭襄王立即表示同意放弃帝号,等时机成熟了再称帝不迟。
秦廷有个很好的传统,即在国家遇到重大危机之时,朝臣们不是互相埋怨、借机内斗夺权,而是团结一致献计献策。当君王的则虚心纳谏,与臣子们共渡难关。这就是几次合纵都没有攻倒秦国的主要原因。
“丞相有何计策可破五国合纵?”宣太后转而问魏冉。“根据斥堠报告,五国合纵,有名无实。”魏冉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他的主张:“诸侯之不可一,犹如鸡之不能俱止于栖。历史上多次大动干戈,结下许多解不开的仇怨。他们不可能亲如兄弟,团结一心。更糟糕的是,五国各有各的打算齐国以伐秦为掩护,攻伐宋国;燕国的目的是暗中为攻齐作准备,韩、魏、赵三晋想借五国之力,向我们讨回城池。五国联盟并非牢固,各自为利而来,必然也会因利而去。”
“为利而来,也会因利而去。这话说得很好!”宣大后高兴地插话:“丞相教我们用离间之计,大家可以就这句话,多发表自己的看法。”
于是,朝臣们又纷纷献计。向寿说,可以派出说客,游说五国。泾阳君建议,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瓦解五国联盟。魏冉、半戎说得更具体:将历年来争夺的城池,归还韩、魏、赵三国,他们就会主动退兵。白起对这条意见大加赞赏,那些城池都是抢占来的,还给他们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夺回来。
众臣意见逐渐趋于一致,宣太后心中也有了主意,她对秦昭襄王说:
“王儿,就按大家说的办法,公开宣布放弃帝号,派人游说韩、魏、赵三国,向他们揭露齐国的阴谋,变合纵伐秦为合纵伐齐。”
秦昭襄王传旨,众臣分头行动。司马错,半戎与白起分赴武关、函谷关与轵道,强化三地的防御力量,闭关不出,静以待变。
向寿前往韩国,对韩王威胁说,如不退出合纵,秦必从伊阙发兵攻打韩都新郑。韩厘王早被秦国打怕了,他的国家在秦国的蚕食下,已经支离破碎。如果再遭一次打击,恐怕再无立足之地。他已经吓得浑身发抖,频频恳求向寿回去禀告秦王,韩国是受苏秦的蛊惑,糊里糊涂地加入合纵的,现在厘清真相,愿意退出五国联盟,以后唯秦国马首是瞻,决无二话。
向寿感到满意,命韩国矛头转向,与秦国一道攻击赵国。韩厘王连连点头称是,当场在秦韩友好约书上签下韩咎大名。
泾阳君因与孟尝君友善,便被秦王派往魏国。
泾阳君对孟尝君说,寡君已经宣布放弃帝号,你们不要再大作文章了。寡君愿意归还轵道以西的大片土地,希望贵国与秦合作,共同对付赵国。
孟尝君见秦国主动夹讲和,而且还是他的密友泾阳君,心想上次的救命之恩尚未报答,不如以退兵做厚礼,让泾阳君回去也好交差况且秦国愿意归还大片土地,合纵抗秦目的已经达到,应该见好就收,于是当场拍板,传令晋鄙率军攻打赵国。
魏冉亲自出马,来到赵军驻地成皋,以神秘口吻对李兑说,秦王决定渡过河水,穿过韩国的上党,进攻赵都邯郸。
李兑似乎看出了魏冉的意图,他没有轻易地相信。他知道秦军主力都在武关、函谷关与轵道一带,无力再派部队进攻邯郸,即使有这种可能,他也不怕。他有五国盟书,上面写得清楚楚,如果秦攻赵国,韩军立即进驻宜阳,伺机出击;魏军驻扎河外,严阵以待。齐军渡过清河与赵军并肩作战,燕国也派精兵助战。有五国互相救援,秦军还敢轻举妄动么?
他微微一笑,反问魏冉秦军攻打赵国,就不怕韩、魏两国攻打秦的武关、轵道?
魏冉哈哈大笑,又压低声音说,就在他出关来到成皋前,韩、魏已经与秦国签订了友好条约,韩、魏成了秦的盟国,还会出兵救援赵国吗?
李兑的心猛地一缩,脸上立即变了颜色。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一条,当时盟誓时反复强调,五国定要团结一心,亲如兄弟,一国有难,四国相帮。怎么尚未开战,就与秦人讨好、妥协?
他半信半疑,精亮的眼光一直在魏冉脸上搜索,仿佛要寻找出破绽似的。
魏冉早从李兑目光里读出了含意,灵机一动,挑拨道:“苏秦是发起合纵的人,自己不当纵约长,却鼓动先生出来领衔担纲。这说明他本身对合纵缺乏信心,所以预留后路,找先生做他的替死鬼。他自己躲到幕后,操纵着齐王去攻打宋国,从中牟取暴利。”
“有这样的事?”李兑冲口而出,几乎忘了设防:“苏秦对我保证过,伐秦之后再相约进攻宋国。.... ";
”这不过是苏秦的障眼法,就在先生带兵到成皋时,齐国三十万大军已经在薛邑集结好了。“魏冉幸灾乐祸地说。
被骗的屈辱感紧紧地笼住李兑的心,他急命侍卫前往苏秦帐中,将苏秦请过来对质。
侍卫拔腿跑出中军辕门。
魏冉觉得在此不便,借故转到屏风背后去了。
此时,赵将廉颇,左手抓着魏将晋鄙、右手执着韩将暴鸢,急急促促地闯了进来,对李兑吼道:
”魏、韩两军攻我驻地,上将军你到底管不管?“想起魏冉的话,李兑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他怒问:”晋鄙、暴鸢,你们未经我的许可,怎么可以随便调动军队?";“本将军受魏王指挥,魏王命本将军打到哪里就到哪里,你一个赵国丞相,怎能管到魏国头上?”晋鄙毫不畏惧地说。
“你们赵国与齐国勾结,把我们骗到定皋来阻击秦军,好让你们偷袭宋国瓜分宋地。”暴鸢一边揉着手腕一边说。
“胡说八道!”李兑胀红着脸,破口骂道:“本纵约长在此,何时与齐国有过勾结?";
正吵嚷着,苏秦进来。他彬彬有礼,笑脸可掬,耐心听完李兑、廉颇等人的质问,他忽生一计,决定代齐王许下诺言,然后再教齐王推翻他的承诺,从而激怒韩、魏、赵三国,如此,则合纵反齐的局面就会迅速形成。
他打定主意,等李兑、晋鄙、暴鸢都发泄完了,才开口说:“齐王没有欺骗你们齐王担心进攻宋国时,秦国会出兵干预,故略施一计,联合四国进攻秦国,将秦军挡在崤山以西,保证东线能够顺利地攻下宋国。”
“攻下宋国以后,是齐国独占,还是我们四国平分?”李兑问。“当然是四国平分。”苏秦自作主张地许诺:“齐王明确告诉过我,攻下宋国以后,宋之定陶、蒙邑割给赵国;宋之外黄一带割给魏国;韩国可得睢阳、仪台;靠近楚国南面土地送给楚国,剩下的尽归齐国所有。”
苏秦话音未落,韩、魏、赵三将都叫起来,说这样瓜分还算公平。苏秦又说:
“齐王命你们一定要把秦军阻止在轵道以西,等攻下宋国以后,你们三国各派三万兵力前往宋国去占领土地。”
三国将领欢呼雀跃。
苏秦稳住军心以后,匆匆忙忙赶往齐国向潜王汇报。李兑立在帅帐前,目送苏秦远去的车影,心里突然涌起层层疑雾。
2
宋王后宫。
廊庑间悬挂着一个大鸟笼,笼里养着一只鹞鹰。鹞鹰眼睛滚圆,凶光四射。冷铁一样的翅膀不时地搞动,扑打着鸟笼四周的栅栏,发出劈劈啪啪响声,听了令人生畏。
这鹞鹰乃城吏所献。
一日,城吏看见雀巢中孵出一只大鹤(又名“晨风”,一种猛禽,酷似鹞鹰),觉得非常稀奇,就抱下来送进王宫给康王看。
康王大感惊异,即命掌卜筮的太史官占之。太史占罢,慌忙匍匐在地,贺道:
“此大吉之象也。雀小鹯大,正应了占书上的一句话。”“是什么话?”康王急可。
“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太史官说:“是说大王将来必定称霸天下。”
康王大喜,就命内侍总管,做了个精致的大鸟笼,将鹞鹰养在里边。厨子每日以精肉喂它,没几个月,羽翼丰满,体魄渐壮,特制的鸟笼都快装不下了。
康王每天到后苑射击木偶人,都要经过廊庑,来到鸟笼前观赏鸽鹰。见鹞鹰一天天长大,想起“小而生大,必霸天下';的谶语,心里鼓荡着称霸天下的欲望。
特别是打退齐国第一次入侵之后,康王更加心骄志大,任意妄为,听说齐王称帝,他又突发奇想,命工匠缝制皮囊,内藏污血,置于木偶人头顶,谓之天帝。康王张弓挟矢,射中皮囊,污血喷出,流满木偶一身,康王沾沾自喜,说这就是称霸天下的征兆。
每次坐朝,都令群臣山呼万岁。堂上一呼,堂下响应,连门外侍卫都得应声,声闻数旦。又置酒宫中,作长夜之饮。将酒强灌臣子,而他却暗中用开水代酒自饮。臣子中有好酒量的,被灌倒大醉,只有他仍是清醒。一班奸佞奉承说大王海量,饮百盅千盅也不会醉。
康王日趋残暴,朝臣频频劝谏,要康王勤政为民,富国强兵。康王听了很不耐烦,将弓箭放在御座旁,见进谏的,就用箭射他。曾在一天之内,射死宋成、代乌、公子勃三人,吓得群臣再也不敢开口说话。
这一天,康王射完皮囊,过了一次射天之瘾,志得意满地往宫中走。见太宰荡跪在朝堂上,以为又是进谏的,就抓起弓箭欲搭矢张弓。太宰荡偷眼看见,急忙叫道:
”大王,臣不是来谏大王的,而是送紧急军报来的。“
”是何紧急军报?";
“齐军三十万人已在薛邑集结。”太宰荡惶恐不安地说:“他们正在造船只、扎木排,看样子想抢渡泗水,攻我湖陵等地。”";为何不早点报来?早些报来,寡人也好趁他立足未稳,杀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前几天,代乌大夫前来报告,大王一箭射中他的门面,倒下就咽气了。“太宰荡壮着胆子说。
”伏要多言。“康王红着脸喝道:”赶快派公子勃前往秦国搬取救兵,寡人这里再起十万大军,与秦军汇合,共同抵御齐军。“
”公子勃早被大王射死了。“
”啊?“康王如梦初醒,问道:”寡人的少子何时射死的?";“前几天呀!他与宋成一起进谏,结果都让大王给。.... ";”好了,好了。“康王挥了挥拳头,叫道:”不要再说了,赶快派人前往秦国搬兵。“
”五国合纵抗秦,把秦军压在关内,他们已经自顾不暇,如何救得我们?";
太宰荡瞪着--双浑浊的眼睛,惊恐地望着有如困兽一般的康王。康王一急,反急出计来:“派人前往定陶,命卢曼将军带十万精兵回来救睢阳。”
“要是齐军攻打定陶呢?”太宰荡问。
“你不是说齐军是从薛邑方向来的吗?”康王冷静下来,问道:“这说明敌军都在南面,当他们来围城时,卢曼大军快速南下,正好从背后攻打宋军,解睢阳之围。”
太宰荡只好退出王宫,命公孙拔前往定陶,传达调兵之令。公孙拔从北门出去,绕一个大弯,从西门回到城内。
原来他早被齐将田达所收买,须在城内里应外合迎接齐军的到来。
过了两天,太宰荡跌跌撞撞地跑进王宫,气喘吁吁地喊:“大王,不好了,齐军已经从仪台向睢阳包围过来了。”康王举着弓箭,紧急下令道:
“宫廷卫队快去守住南门。”
太宰荡命卫队队长立即带领宫廷禁军,前往南门守护。
“还要把北门的守军撤下来,到南门去加强防守。”康王一边叫嚷,一边穿上甲衣,戴上铜盔,挂好铁弓、箭袋,手握一柄太阿宝剑,闯出宫外。
齐将田触、田达率军渡过泗水以后,即兵分两路,向睢阳包抄过来。南路走仪台,这是明的,由田触带领,大张旗鼓地由仪台向睢阳南门推进。北路走商丘,这是暗的,由田达带领,隐蔽地从商丘向睢阳北门移动。
由于宋军防守不力,缺乏指挥,一见齐军攻来,未战先溃,四散奔逃。加上宋王暴政,国人怨怒,见了齐军,也不报告,更不协助军队御敌,使得齐军如入无人之境,不到十天功夫,南北两路大军很快就到了睢阳南、北城门前。
田触将军一到南门,就下令齐军展开猛烈进攻。康王立在城楼上,挥着长剑,命弓箭手向城下猛射。来到北门的田达将军,却隐藏在灌木丛中,等待着夜晚的来临。
残阳如血,鼓角悲咽。齐军仍在不停地攻城,摆出一副非攻破南门不可的样子。城下已经躺下成千上万具齐军尸首,而城楼上守军死伤人数也不下千人。
攻守双方一直持续到子末丑初,仍无停歇的迹象。
明月当空,银霜遍野。公孙拨收买几个宋兵来到北门,砍死了守门兵卒,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公孙拔则奔上城楼,点燃了火把。
埋伏在此门外的田达将军,见城楼上火光亮起,即拔出长剑向前一指,齐军如潮水一般冲过吊桥,涌进城门。街衢上的宋兵见齐军打进门来,哄地一声,都作鸟兽散。
太宰荡拔腿狂奔。他跑上城楼,报告说北门已破,叫康王赶快往西门逃。..... 因气接不上,加上惊骇,身子一软,瘫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康王撒下随从,冲下城楼,跳上一辆战车,大叫开车。叫了半晌,战车仍未动。定睛一看,驭手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康王只好自己驾车,鞭子一甩,驷马拉动战车,直奔西门。田达发现康王逃走,急忙夺了一辆战车,跳上车去,紧紧追赶。
来到西门,康三弃车奔向门洞。
守军见康王奔来,知道大势已去,便开了城门,放下吊桥,随康王一起逃出睢阳城。
田达也弃了战车,率领齐兵冲过吊桥,向前一直追去。康王匆匆逃到睢水河边。月光下,河水湍急,闪着片片银光。找不到渡船,康王等人只能沿河岸向北逃。
田达率军追到河边,发现康王踪影,长剑一指,齐军如饿虎一般,向康王扑去。
宋兵见状不妙,扔下康王四散奔逃。康王转身连发几箭。跑在最前面的几个齐兵应声倒下。
田达大怒,张弓搭矢,瞄准康王,射出一箭。
康王臂上中了一矢,身子失去平衡。齐军跟着纷纷射出利箭,康王顿时变成一只刺猬,掉落水里,随着滚滚睢水向南漂去。.......
田触占领了睢阳城后,留下三万齐兵守城,然后率领十几万人马,与田达汇合,向北推进,几天之后,定陶也被攻破。
宋国宣告灭亡。
苏秦、夷维陪伴着齐潜王来到定陶。
他们从定陶开始,一路走到睢阳。所到之处,看到的尽是浩动后的景象。昔日采桑、割漆、情歌吟唱的场面,再也看不见了。
齐湣王召开盛大宴会,与有功将士和投诚的宋国官员,共祝齐国灭宋的辉煌胜利。
就在这时,探马来报:赵、魏、韩三国各率三万兵马,前来接收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