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亡命之君,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3章 亡命之君
1
天已破晓,云雾仍横在山腰,风一来,雾融入了林梢的枝叶,惊起了林间的鸟群,哗啦啦一声,露珠如雨般往下酒落。林荫下、败叶上,睡着一个人,睡得如死人一般。他被露珠这么一淋,觉得像是千万枝冷箭直往身上射,不由得痛苦地呻吟着。
这个人既非山上野人,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而是徽宗皇帝的第十八子,封为信王的赵榛,他正处于半昏迷、半睡半醒中。
他感到浑身上下灼痛难当,但朦朦胧胧中又清楚自己没有受伤,只是全身被荆棘划出了一道道的血痕。这不打紧,死不了,也完全撑得住。最难过的是,这么多天过去,他一路搜寻失踪的环环,竟是一无所获。.....
忽听到什么声音传来,赵榛一骨碌地爬起来,竖起耳朵仔细地听着,那声音分明是在叫他:
“十八哥。..... 十八哥!";
”啊,是环环!";
赵榛撑起身来,便向前跑去,但没跑几步又停下来。他发现,原来那是鸟的啼叫声。
赵榛瘫坐在地上,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他回想,北迁路上,曾多次打算逃跑,只是舍不得抛弃可怜的小妹环环,谁料她反而先一步遭难。那一天,当他听说环环滚下山崖,他是何等地吃惊!顾不上问清出事的原因,只一味认准那个寺庙、那处山崖、那个方向。他早已构思得非常纯熟的脱逃方法派上用场了,很快的趁夜晚时,逃离俘虏队伍,他在荆棘丛里憋得透不过气来,之后,就不顾一切地往下冲。明知环环从山巅上滚下深涧,不是粉身便是碎骨,但赵榛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他没有沿山道走下去,而是凭认方向,直线往下攀落,经受了苦、险、累,终于下到了涧底。他不顾衣破、身伤、血流;头昏、眼花、腹枵!急急忙忙地寻找起来。一天一天地过去,周围方圆数里之间不知重复踏过多少遍,连一根毫发也未发现。她究竟掉到哪里?也许此时要是见到死尸,倒会使他死心。
“十八哥。..... 十八哥!";
这只什么怪鸟,啼叫声总使人误听。赵榛不由骂了一声,又陷入苦痛之中。他想到自己的身世,虽生在皇宫,但是生母出身低微,生下他以后不久,就离开人世。他向来难以得到父皇的疼爱,一直被众多兄弟歧视,唯有九哥及这个妹妹与他相处最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爱环环,总是把她当作最亲的人。可是,环环哪,你到底在哪里?
”十八哥。..... 十八哥!";
啊!赵榛又被鸟的啼声打动。忽然想起古谚有云:“天欲雨,鸠逐妇;天既雨,鸠呼妇。”这就是说,啼鸟本来就通人性。莫非此鸟知道环环的下落?赵榛在失望中,宁可相信那是真的,于是就快步向着啼鸟的方向奔去。
“十八哥。..... 十八哥!";
”环环。..... 环环!";
鸟声与人声此起彼落,旋向上空,又掷回山谷,变得十分凄厉!
2
这里是河北庆源境内,周围群山环抱,山坳中散住着几户人家。住在这里的人们只要一出家门,就不想回首。因为,出门才抹一道弯,房子就隐没在山中。信王赵榛苦苦寻找的环环就在这样的地方住了下来。山里人谁也不知道,眼前这个称作阿环的少女,居然是皇室的金枝玉叶。
环环站立在秦家门口,正向远处的山林望去。她听村人说,这里距她落崖的那个地方甚远,但只要登上前面的山头,就能看到那个悬崖、那座寺庙。她极不愿意想起这段旧事,可是不思量自难忘。那个雨夜,一声雷鸣、一个电闪。.....。她回忆不起那夜是怎样冲出寺院,又如何登上后山小径?只记得当时不管雨多大,天多黑,路多滑,她哭着、叫着,发疯地奔跑!结果,一脚踩个空,身体急速地陷落下去,之后便不省人事,醒来已在这户人家。
“阿环、阿环!";
”娘,我在这儿。“
环环很乐意称这秦大婶为娘,秦家还有一个儿子,母子俩都是她的救命恩人。
”当时,要不是一棵树把你架住,你早就没命啦!";
";要不是俺娘看见,你也早就被狼咬走了!“母子俩所说都是实话,这家母子救活她之后,又为她敷伤。当时她全身摔得体无完肤,若非她们母子到处寻找草药,又日夜精心护理,环环哪能这么快痊愈?想到这里,环环忽而不安起来。到目前为止,除了名字外,她的身世都瞒住了。她真后悔!但越是后悔,越不敢实告,又越是心里不安。
”阿环,你想什么心事?“秦大婶来到门外,关心地问着。
”没、没有呀,娘别乱猜。“
”没有就好了。“
秦大婶让阿环坐在身边,捧起她的脸,看着、看着,忽而叹了一声!
”娘,你为什么叹气?";
“阿环,你长大了,可是太瘦太瘦!都怪娘,没好吃的替你调养。”
“娘。..... ";
阿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一下子投入了秦大婶的怀抱。从她懂事以来,投进好多人的怀抱中,父皇、母妃、嫂嫂、保姆、以及九哥、十八哥。但只有眼前这个怀抱最有诱惑力!是这个怀抱使她获得再生,获得成长。
”阿环,你怎么哭啦?";
“娘,你。..... 真好!”阿环哭得更厉害。
“傻孩子!";
秦大婶以手轻轻地抚着阿环,又添怜爱之情。她不知阿环的真正身世,一直相信阿环所说:本是官家小姐,因为汴京失陷,她同皇家一起成为俘虏,半路上逃跑,不慎从山上滚下来。
“天杀的,胡狗!”秦大婶对金人无比痛恨的同时,心想:阿环毕竟是大户人家女儿,吃好穿好惯了,现在局促在穷山沟,未免太委屈了她。
“娘,比起在北国当俘虏,已经好多了,娘千万别过意不去,否则。..... ";
”好啦,就别哭了,要是让你哥看见,可要笑话你
呢!";
提起哥,环环眼睛一亮:他比十八哥小,跟娘一样善良,待阿环更如亲妹妹。他经常出山去,捎回山外的见闻。是他告诉环环,说宋朝出了个新皇帝,叫什么名字却说不上来。他答应再去打探清楚,可是这一次离家后,已经好久好久没回来了。
“娘,哥到底去哪儿?";
秦大婶犯难了,她未便说实话,又不好说假,又不知如何回答。
这一夜,环环迟迟无法入睡,想了好多的事:父皇、母妃等人被押到什么地方?十八哥还想念我吗?这秦家哥哥究竟去了哪里?新皇帝又是谁?会不会就
是九哥。.....
3
黎明前的天,格外黑暗,万籁俱寂,群山还在沉睡中。
山路的弯处转出几条人影。悄无声息地走着,由一个小伙子领路。这小伙子身手矫健,走岭路如履平地。
他正是环环所说的哥哥,姓秦名世隆。
秦世隆之母林氏,大家呼她为秦大婶。一家人本来住在庆源县城,前年金兵犯境,守城将领不战自降。世隆的父亲不甘投敌,暗中连络好汉,抗击金兵,不幸被擒,死于敌人屠刀之下。临终之前,曾托言要家中逃出县城,并交待世隆要为国效忠,替父报仇。
世隆一直铭记在心,曾多次想去实现先父的遗愿,母亲老是不允。前些时候,听说武翼大夫赵邦杰、保州廉防使马扩,在五马山竖起抗金义旗,不少爱国志士前往投效。世隆好求歹求,终于使母亲答应,于是他瞒着阿环,投往五马山。
不久,五马山上迎来一位很有号召力的人,很快就被赵邦杰、马扩等人拥立为山西各寨统领。这位统领第一眼看到秦世隆,就起了好感,因此把世隆收为亲随。
“世隆,快到了吗?";
”再走一道弯就到家了。“
问话者正是那个统领,昨日黄昏后,他带几个亲随,乔装易服,越过重山,潜到金营附近,勘察军情。回来趁顺路之便,正要到世隆家探望一下。
世隆到家时,天已蒙蒙亮,环环还在沉睡之中,朦胧中听到叫门声和开门声。待她睁开眼时,正听到世隆的说话声,她一骨碌爬起身,来不及穿好衣服,就走出房门。
”阿环,看谁回来了!“秦大婶高兴地喊着。环环来不及叫声世隆哥,马上被他带回来的这个统领震住了。同样地,这客人也目不转睛地望着环环,看着看着,二人突然同时地惊呼起来:
”啊,十八哥!";
";啊,环环妹!";
两个人突如其来的举动,令秦家母子傻了眼。原来,这个客人既是五马山的统领,也是信王赵榛。
当认出身分,弄清一切后,最吃惊的莫过于秦大婶。她想到这些日子以来,竟让皇室公主一直喊她为娘,更是不知所措!
“这。..... 如何得了?啊呀,阿环--不,公主。..... 王爷。..... ";
秦大婶战战兢兢地跪了下来,赵榛兄妹忙扶住她,恭恭敬敬地请她坐下。
环环要赵榛代皇家叩谢秦大婶救命大恩,秦大婶说什么也不肯答应。
”十八哥,这该不是做梦吧?“环环如梦似幻。”不是做梦!可是却像做了一场梦啊!“赵榛若疑若信地说。
过了许久,赵榛才回过神来,说:
”环环妹,你让我找得好苦!";
赵榛把他如何逃出俘虏队伍,如何苦苦寻找她,又怎样被啼鸟叫声折腾等经过讲了一遍,又告诉她,当他万念俱灰时,想到国破家亡,实在不应自暴自弃,便思振作起来,于是到处奔走,寻求抗金救国大计。一度曾在真定境内金人经营的茶馆内,化名充当跑堂帮工,欲藉此筹划大事,不久,便被马扩迎上五马山,当起统领。
环环听他为自己受了那么多苦,经历那么多坎坷,感激之余也悲叹不已。
“在五马山上,我听世隆说,他家里救了一个落难女子,为兄怀疑就是你。但又想,世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想不到果然是这么巧合!";
“也多亏秦家母子啊!”环环感慨地说。
“你到底为什么酿成此祸?”赵榛问道。
环环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
她越来越清楚,那一夜她亲眼目睹母亲韦妃赤裸裸的一幕,但每忆及此事,她就为母亲韦妃感到羞愧不已。从死去活来的那一刻起,她已经抱定决心,要永远守住这个秘密,发誓绝不向任何人泄露,哪怕十八哥也不例外。
“到底怎么造成的。..... 你为何不说话?";”其实,“环环含糊地说:”还不是因为想逃跑,才险些丧命。“
对这个回答,赵榛并不满意,但是看来好像问不出别的来,也就不再问下去。
”十八哥,“环环也想起什么:”你知道新君是
谁?";
“你还不知道吗?是咱们的九哥康王赵构呢!";”真的?“环环高兴地跳起来:”这么说来,咱们可以回京都了。“
”可是,新君不在汴京登基。“
”那。..... 在哪里?";
“听说是在南京。”
“我们就到南京去。”
“据说后来又转到建康去了。”
“到底御驾驻在哪里?";
”一下子又传说移驾泗州,然后又折去扬州,拿不准呢!";";怎么当皇帝的不去京都,到处乱转,是什么缘
故?";
这下子轮到赵榛愣住了。
自从听说康王赵构登基后,赵榛高兴异常。但没多久,便不断有消息传来,新君不仅未能收复失地,反被金人攻占不少国土。如今东转西移,显然在避敌强锋。赵榛真不愿相信这些传言,也不忍对九哥乱猜测,但又无法释去疑虑。赵构自登基以来,所作所为,可以说是躲躲藏藏,无一策以定民心,无一战以号召天下,一味消极走避,简直像个亡命皇帝,难道他只顾为自己的皇位打算,不管上皇、兄皇及家族数千人的死活?......
“环环,看来百废待兴,九哥必有许多难处,为兄会派人去打探个明白!";
”那小妹就跟十八哥去五马山,好吗?";“这个。.....”赵榛颇感为难,但又不忍拒绝她,只得含糊应允。
一时间,别后重逢的欢欣渐渐消失了,包括秦家母子,都有点神色黯然。大家的话越来越少,心事则越来越多。
环环想,她必须跟十八哥走,十八哥理所当然答应,娘也决不会阻挡。只是大家都走了,剩下娘一个
人,怎么办?
秦世隆为阿环是皇室公主而高兴,他赞成阿环上五马山,但是也担心母亲没人作伴,也不知怎么
办?
秦大婶则是亦喜亦忧,母子久别相聚后又马上要分开了,她心情沉甸甸的,加上阿环又要走,她实在很舍不得啊!
4
徽宗赵佶记得,那天早晨,他听说柔福公主环环出事,接着又听说信王赵榛不见,便全神贯注在赵榛的安危上。几天过去,什么消息也没,正惶惑不安,又闻肃王赵枢也失踪了,连金人监军都搞不清楚赵枢是什么时候不见的,这使赵佶痛苦不堪。他深知这个五郎赵枢,虽聪明伶俐、文思敏捷,却是个赢弱书生,防身乏术,纵能一时脱出虎穴,在那山野丛林之中怎么自求生路?
自从丢了赵榛、赵枢以后,金人对宋俘的看管,一天比一天严,即使进入金邦国土,也不放松。两路俘虏同进燕山府了,却让徽宗赵佶一批人住进延寿寺,钦宗赵桓等人居在愍忠寺。同在一个城内,父子竟不许见面。
在燕山府逗留十多天,满以为能结束道途之苦,岂料又被告知继续北迁。这些宋俘们自从掩泪踏出宫门,由晚春至来年初夏,四季中大多是在途中度过,严冬履冰河、踏雪地,酷暑行沙碛、越漠岭;雨天经沼泽、涉泥泞,刮风日走平野、越荒郊!老天好像跟金人合谋似地,以种种天然的酷刑无情地摧残这批俘虏。而且究竟要将这批俘虏囚在什么地方,连押解的监军也搞不清楚。往往有时在某一个州城停留了好多天甚至个把月,估计到此为止了,忽又接到命令,继续北迁。就这样不断地迁徙,直到抵达金国古都上京,赵佶、赵桓父子才被允许住在一起。
这一天,久分两路的二帝,互相倾诉路途之苦后,急急清点人数,三千多宗室男女,一路上死的死、逃的逃,加上许多男的被截留于途中,不少女的被金人抢去,如今所剩竟不到一千了。父子俩正在感叹之际,忽见一位金朝的内监,带着一批武士汹汹而来,一进门就把两包衣物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