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结局,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说,造成靖康之难,钦宗赵桓难逃罪责的话,那么,酿成这一脉绝嗣,咎又在谁呢?

赵构不寒而栗,从而无力抬头了。他想逃避追究,又无法摆脱自责,迫得他不得不从新反省。.....

他在回想,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就算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吧,可是当年明知京师危在旦夕,为什么他没有发动勤王之师,而任令八万大军隔岸观火?一旦他君临天下以后,为什么不曾真心实意地设法拯救父兄于水火之中?为什么心甘情愿地把半壁江山让给金人,却不敢据理力争迎回皇族兄弟?他又想到拒绝五马山求援,下旨斩杀所谓的“假信王”,秘密处死所谓的“假公主”。这些往事,当初觉得是为了大局、为了宗庙社稷。但于今反思起来,为什么是如此痛苦的滋味?他的心抖得更厉害了。

可是,孤家也没有一刻享乐啊!

赵构忽而叫冤起来。自当皇帝以来,除了登基那一天外,几时欢乐、几时安逸过?于他看来,欢悦与开颜,已成为遥远的记忆,甚至有一种好景不再的感觉。这究竟又是为什么?

赵构似睡非睡,若梦如幻,似入云雾山中,如在江边徜徉。忽然间,身后出现骚动,喊声四起,煞是惊人。他抬眼一看,但见许多面貌模糊、不明身分的人,手操兵器朝着他冲杀而来。他们似是外敌,却非金兵,好象是土匪,又不似强盗。是岳家军,或五马山的义兵?咦,他是信王,她是环环?那一伙莫非是宗室子男?奇怪!他们是人或是鬼?赵构的眼前越来越昏乱,追杀的人越迫越紧。他来不及思量,拔脚欲逃,偏有大江横在眼前。正在危急之际,有一匹骏马立在身边,便登上去,双腿一夹,那马立即腾飞起来。赵构才庆幸摆脱追杀,眼前又出现惊变。不知何故,他所骑的那匹马,身上有一块一块的东西往下掉。它越飞越快,掉下的东西越来越多。直至飞到对岸,赵构才跳下来,这匹马一下子溶化了。仔细一看,地上除了一堆烂泥外,什么都没有。赵构失声叫道,这分明是一匹泥马。

啊!泥马,泥马。.....

尾声四

事隔不久,宫中不断传言,说是皇帝赵构决定“禅让”了。

消息传到灵隐寺内,有人请教寺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求他掐指一算,看看这传言是真或是假?

老和尚闭口不言,却陷入了沉思。..... 老和尚回想起二百年前的宋太祖赵匡胤。想当初,太祖舍弃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是为宋太宗。两兄弟相比,太祖以天下为公,子孙虽遭冷落,一脉相承宗族不衰;太宗抱天下为私,纵代代继位,但到当今皇帝赵构为止,香火全断了。

“天道好还,是时候了!”老和尚不由自语道。这一天,有位五十多岁的儒士,慕名来到灵隐寺,特地造访老和尚。老和尚不敢怠慢,迎之以礼,一见面就认出这位儒士的真实身分,但他秘而不宣。儒士见老和尚眉吐白丝,须泛银光,仔细一看,忽觉面善。却记不起来,也不便多问。两人稍作寒暄后,言归正题。"今日打扰,不为他故,只问大师一句话。“儒士说。

”莫称大师,有话但问,老衲恭听。“老和尚道。”佛为何物?大师能浅解乎?“儒士问。

老和尚不语,却命小沙弥取来笔墨、宣纸,当场挥毫,作起文来。写毕,双手呈给儒士。

这是佛经文体的《解禅偈》,它的词是这样的:忿气如烈火,利欲如锋刀。

终朝常戚戚,是名阿鼻狱。

颜回安陋巷,孟轲养浩然。

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

孝悌通神明,忠信行蛮貊。

积善来百祥,是名作因果。

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

言为百代师,行为天下法。

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坏身。

道义修一身,功德破万物。

为贤为大圣,是名菩萨佛。

儒士顿时被这一《解禅偈》深深吸引住了。只见他手不释纸,目不转睛地,看着看着,如梦初醒,恍然

大悟!

然后,这位儒士只向老和尚深施一礼,就一言不发地走了。

目送儒士去后,老和尚喃喃自语道:

”我的九弟,真的要让别人来对他'反客为主'

了!"

这位老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徽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曾封为肃王的赵枢。

而那个儒士,则是微服的当今皇帝赵构。

果然没过几天,高宗皇帝宣告内禅,替祖上赵光义,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代表赵匡胤接替皇位的是其直系七世孙赵伯琮,后世称为孝宗皇帝。

在位三十六年的赵构,于五十六岁时禅让,让位后又活了二十五年,至八十一岁善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萌妻来袭!冰山先生你别跑

谈毛线

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红尘嘻嘻易

暮客紫明

容乃公

全系灵根!嚣张神女无敌了

溯野888

霸阳合欢

吉墨森森

摆烂苍蝇王和他的离谱手下!

大屁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