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3章 科举维新,南明义军,随笔道人,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百姓喜欢给官员贴上标签,好官,坏官,可实际上,在好与坏之外,还有更多只是立场不同,变法,反对的不一定就是坏人,支持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徐慰良此人,崇祯十二年出仕,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弃官逃离清廷治下,先仕弘光帝,弘光覆亡后,投奔隆武,即便是最为危急之时,徐慰良也不曾有过投降清廷的念头,在隆武朝廷覆灭后,徐慰良奔投孟浚。
在孟浚治下,徐慰良为官清廉,历任长兴知县,泰州知府,广东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最后升任京官,户部侍郎。
徐慰良涕泣沾襟,言词恳切,他担忧皇帝轻易变法,会导致士人愤懑,甚至会动摇国本根基,因此,他明知此举会引发皇帝不满,但其还是直言不讳。
孟浚闻之,默然良久,而在散朝后,朝堂之上的事,很快就被有心人传遍天下,如堵胤锡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上疏,劝诫孟浚,言:“治大国如烹小鲜,陛下切不可操之过急,天下方定,宜静,不宜动!”
想起以前看过的小说,里面的男主变法,那是何其的容易,而自己刚刚才起了个头,却到处都是反对声。
不过,孟浚改革的想法,十分坚定,不是一些人反对就可以让他望而却步的,在思索许久后,孟浚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科举制度的革新。
明朝科举制度采用了一种固定的文章格式,称为八股文,这种文章格式要求严格,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部分,限制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创新。
八股文限制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创新精神,过于强调文学修养和道德品质,这种制度,重文而轻理,因此,孟浚决定解除前明时,那死板的八股制,而转为文理并重的考试。
不过孟浚也接受群臣的建议,没有操之过急,刚开始时,可以为文八理二,而在之后,则逐渐增加,最终变成文理并重的科举考题。
而随着孟浚的诏书,经由各地官府,以及报纸等一系列的宣传,通告,乾朝各地的士子都知道了这一天大的变故。
一时间,大量的士子纷纷表示,朝廷如此举措,大失人心,什么有才无德,便是为官,为祸更甚之类的话,到处传扬,特别是江南之地,许多士绅都四处托关系,找人上书,试图劝说朝廷收回变革之令。
只是等了许久,这些上书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声,一些有心人,则是明面上还和友人声讨朝廷国策,而私底下,却是偷偷的研读数理之书。
虽然天下各地,无数士子读书人皆是对科举制度变化而有所不满,可市场却是最为敏锐的,像什么《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几何原本》,《天工开物》,《物理小光》等一系列数理的书籍,有价无市,许多人私下求购数理之书,有奸商经过炒作,一本书籍甚至可以卖到百两之巨。
(/14335/14335172/10100478.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