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上海作家金宇澄推出长篇新作《繁花》,梦想涟漪,娴漪,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小如:我注意到两篇评论似乎都没怎么谈到《繁花》中的“人物”,是如今小说里的“人物”不重要?还是《繁花》的“人物”不够重要了呢?可能你本意就在提供给读者这么一座“群像”,或者叫“众生相”,并不在意充分展示出哪种男女的性别特征。或许因为“群像”,进入每一个个体人物的内心几乎不太可能,“群像”塑造比个体形象塑造难度高?
金宇澄:我们无数新闻报道,故事专访,纪录片,乡野照片,尤其一直在读这类的所谓底层小说,很多认识上的常规,尤其文学的重点铺陈,多少年来,作家努力发掘这类人物的内涵,逢人深挖的探究,使我烂熟于心,无数的小说,中篇,短篇,普通小人物的常规经历内涵,再写下去,也就是那些了,已经走到底了,你写的东西和其他的小说,内容意思,与新闻追踪,普通揭露网文,是一样的了,我有个很有知名度的作者朋友,把人尽皆知的一个社会底层新闻,改换了人名,用了内心独白,用了温暖提升,表现小百姓相濡以沫,千人一面的小说框架套路,出笼了。我说,这也太显眼了,读者都知道这故事的主要情节,你挖得再深,大家都明白的,不会感到温暖与力量,不能满意。说了这些,是我已经懂得,可以省略这种共同的,一般的经验的所谓叙事,压缩这样人尽皆知的空间,试一试用速写,快速走过场,只交代几句,是否可以,《繁花》即采用了这种压缩式叙事,你所说的“群像”,一般的论判,肯定是“人物不够深刻”,我的理解是,这种常规化的深刻,不要也罢,我借古画,对人物的认识,寥寥几笔,画一个人,散点透视,清明上河图,多画一些人来人往,不再用重复厚重的笔墨,表现一个小民脸上“深刻”的光,内心一条深刻的皱纹,因为,观看者已在无数模仿的洋画中,重复读到过了,读者已具备常规的判断经验。
朱小如:说起上海这些年的文学叙事,似乎越“老”的上海越有“审美”价值,然而,从写作的职业角度来衡量,可能越“老”的上海越容易把握一些,相反越“新”的越难呈现。由此,我想到你这部《繁花》将六十年代的上海和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时序有意识地打乱,是否意味着要把“老”生活进行“翻新”而不是“做旧”呢?
金宇澄:我回答了人物压缩,时间也如此,我觉得即使写出来也是一般的时间过程,不重要的时间,可以省略,把时间压缩,容纳更多有意思的时间,此外,是担心从头至尾,按时序讲故事,读者会厌倦,现在的读者,是最有文化的读者,可以接受任何闪回桥段的电影观众,对于拖沓缓慢的爬行叙事,接受者越来越少了,我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以一章新,一章旧的节奏来延伸。我们回望过去,回望一种积淀,小说等于一出戏,如果有了更多的,包括老一辈内容,等于戏台加了多层背景帷幕,读者觉得深了几重,更有看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金宇澄朱小如)文章来源:文学报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上海人。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8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个不高产的个性作家,搁笔20年的之后,2012年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一问世就反响强烈,一举摘得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认为:“《繁花》建立了一个文学的博物馆,多少年以后你要回过头来看上海,到小说里找就行了。
最近区书友会推荐读《繁花》,是一本要慢慢的细细的品味的很特别的有着浓浓的上海味的书,嗯,看到收悉的十足的上海腔调的话语真的十分亲切,上传推荐这篇文,也推荐看看用沪语写的《繁花》哦。
~~~~~~
用真诚洒满书评,
用支持增进友情;
用问候渲染祝福,
用文字传递情谊;
祝福祝福:
祝生活幸福美满,
天天都有好心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