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侵缅历程的艰辛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英军侵缅历程的艰辛,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汤汤哩哩啦啦,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割地赔款:那个时代的故事总有类似的结局
这是一场令双方都损失惨重的战争,也是英属印度殖民地时代历时最久的一场战争。
战争从西线的阿拉干边境打起,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缅甸骑兵在陆地上丝毫不输给英军。班都拉将军甚至一度占有优势,率领大军节节胜进,深入英国领地,逼近吉大港(现孟加拉国吉大港市)。谁知,英国军队发觉陆地不能取胜,就转而取道海上,从仰光登陆,另辟南线战场。贡榜朝廷大惊,急令班都拉挥师南下增援。大将军奇迹般地率兵翻越大山,迅速赶到。两军在今天的仰光大金塔附近摆开了战场,对峙了将近一年,双方各有输赢。
但是毕竟,英缅双方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理念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缅军的战马和大象部队在英军的火炮面前不堪一击。班都拉最终正面攻击英军失败,遂率兵撤离仰光,向缅甸内陆且战且退。在距离仰光不远的小镇得努布保卫战中,班都拉不顾手下将士的劝阻,挥剑立马于城头督战,他那金色华盖和红色披风成了英国大炮的明显目标。班都拉被英军的炮弹炸死,缅军失去首领,大败而走。
班都拉牺牲后,英军乘胜追击,很快就推进到了距离都城80公里远的村庄——扬达波(Yandabo)。
1826年2月,贡榜王朝不得不低头认输,与英军签署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扬达波条约》。缅甸不仅向英国割让了阿拉干、阿萨姆、曼尼普尔,还被英军扣下了东南沿海的丹那沙林省,作为被迫支付100万英镑战争赔偿的抵押。
14年后,1840年,英国与大清帝国也进行了一场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清朝政府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它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朝不仅割让了香港,被迫开放五口通商,还支付了各种赔款总计2100万银元。
第一次英缅战争中,缅甸不仅伤亡惨重,而多年来常胜帝国的形象也被彻底颠覆。缅甸人无法接受失去领土的羞辱,此后的100多年,他们为夺回领土,做出了很多次的抗争,但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扬达波条约》给缅甸造成了长期的经济负担,巨额赔款致使其长年国库空虚,国力大为削弱,第三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不过,不屈不挠的缅甸军队也给了英军一次重创。第一次英缅战争中,共有1万5千多名英军将士(包括殖民地的印度士兵)阵亡。单独来看的话,这个数字似乎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不过对照一下丧生于中英间鸦片战争的英军将士人数,就不难发现差异了。中国的历史书中,很少提及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死亡人数,流传的各种版本也不过从200多到500多人,且至今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官方数据。但是,在英国人的鸦片战争记录中,英军在海上和陆地的战役中总共阵亡的人数只有区区69名。
另外,第一次英缅战争也消耗了英属印度至少500万英镑的军费支出,这个数额相当于现在的近200亿美金,一个震惊伦敦朝野的数目!战争的经济损失直接造成了英属印度几年后的一场经济危机,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最终失去了包括垄断中国贸易等在内的多项特权。
(/68134/68134750/44009217.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