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赵子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异变又起之名臣到来!,大明救世主,白马赵子龙,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阳城什么时候,居然来了这样一位大员的?高耀晋就很有些意外了,要知道在辽东这种边塞之地,也就是辽镇,武将多而文官少,至于高级文官则更少,所以常见的只是七品八品这样的低级文官,六品以上都少见。
就好比他那位老爹,以从三品的文官身份参与兵事,就已经是整个辽镇的第三号人物了,所以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位正四品大员……
高耀晋就再次打量了一下对方,只见此人面目清癯,颌下一副美髯飘扬,并且这副美须髯还打理得丝毫不乱,根根挺直,显然这是一个注重自身仪表修养的人。
不过此时,这位高级文臣正心事重重的坐在那里,双眉紧锁,甚至那种忧心忡忡的程度,连高耀晋走进来都没注意到,显然是遇到了某种难题。
而更让高耀晋奇怪的是,如果说这位满面愁容,有什么理由,可就连在昨天的庆功宴上还是兴致高涨,喝酒喝到后来都高唱得胜歌的贺世贤,这会脸上都没什么笑模样,甚至脸色隐隐间都有些发黑的。
所以高耀晋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看来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并且还是很要命的事情。
“高家小子你来啦,来来,先见过张大人!”这时贺世贤看见高耀晋来了,这才勉强抬起了头,挤出个笑容道。
张大人?高耀晋听了正快速开动大脑,想着这是哪路神仙的时候,这时这一位才注意到他。
这位张大人抬头打量了他一下,就是勉强笑道:“你就是高耀晋?写出沈阳防守法的高耀晋?好好好,果然是少年英雄!
“本官张铨(发音同‘全’字),你可能不认识我,不过我和你的父亲以道兄可是老相识了(高邦佐字以道),我们不仅份属同乡,还是一地为官的同僚呢!”什么?原来他就是张铨?天启年间的著名文臣?辽东三好汉之一?高耀晋这才猛然惊觉!原来是这位大神!
接着他就是发自肺腑的生起了一股尊敬,连忙上前深施一礼道:“下官见过张大人——”
而高耀晋之所以如此恭敬,那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位张铨可了不得!不仅是天启年间的著名文臣,还是文臣中罕见的才学之士!有真材实干的!而不是多见的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物!
并且张铨尤其难得的是,擅长判断大局,对整个辽东形势乃至是后金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是这个时代真正的精英人物!
当然仅仅只限于此的话,那也只是属于有才,还称不上辽东三好汉的!而真正令高耀晋敬佩的是——张铨在面对民族危亡时表现出来的一身傲骨!
让我们来看看,张铨是万历年间三甲进士出身,还是出身名门,是兵部尚书张五典之子。所以他头上不仅有着进士的光环,而且因为出身的关系,老爹已经为他在官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只要按部就班晋升,就能前途无量。
只是正在他步入官场,事业正节节上升的时候,这位却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放着朝廷任命的都察院正四品右佥都御史的清贵身份不做,居然自请出任辽东巡按御史的——自请巡按辽东。
一般来说像这种下到地方的辽东巡按御史,只需要由都察院下属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出任即可,也就是张铨他这位长官完全不需要出马,由他的下属出任即可。
可张铨偏偏要自请出任,并且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大明十三行省,一道监察一省,所以他就算要下到地方,也完全可以选一个好地方,可张铨偏偏要去辽东这样的险地!
像这种战争前线,大明死了几百个文武官员的险恶之地,别人躲着还来不及,可他偏偏要自请前去,可见其一片报国之心!并且张铨不愧是文官中罕见的能臣,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上任之后协同辽东经略袁应泰,一起驻守辽阳城。并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如果袁应泰能采纳的话,辽事绝不会败坏到那种程度!
只可惜张铨的运气不好,或者说整个辽东五百万军民的运气不好,碰到了一位既不懂兵事,又听不进谏言的‘拗经略’!
甚至那种执拗的程度,比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拗相公王安石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听不进人劝!
所以张铨提出的诸多合理建议,袁应泰无一采纳,相反在这位拗经略的一意孤行下,结果事实证明,一天丢沈阳!四天丢辽阳!五天时间就报销了十五万明军!平均一天报销三万!
进而因为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惨败速度,以致大明统治了整整三百年的辽东落入敌手!可令人为之一叹啊!
并且我们还要看到,张铨和袁应泰一起驻守辽阳,在辽阳城破的时候他是有机会逃离的。
当时城池将破,一片混乱的时候,袁应泰这位辽东最高军政长官倒也做好了与城同亡的准备,准备自杀殉国,但是他劝说张铨离开——因为张铨不是辽阳最高长官,没有守城的责任。
可是张铨是怎么回答的呢?以下是原话:我辈皆受国恩,今日患难,正当捐躯报国!愿相从地下,同为厉鬼击敌耳!
所以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所谓死去元知万事空!可是张铨都死到临头了,依然不忘国事,到了地下,变成鬼都不放过女真人!
所以说如此英雄气节,不愧为当代文天祥!如此英雄气节,不愧为民族脊梁!民族之魂啊!
并且等到辽阳城破之后,张铨还来不及自杀就被捉住了,甚至知道捉住了张铨后,老奴都是大喜过望的,专门派人奸李永芳前来劝降。
可张铨却是严词拒绝!可就算这样了老奴还不死心,因为实在爱惜张铨的才华,都亲自出马劝降的!
并许诺只要张铨投降,地位还在已经投降了三年,都当上了抚西额驸,也就是当上了老奴孙女婿的李永芳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尊贵无比!
可张铨回应老奴的只有二口浓痰!于是老奴悻悻而去后,连皇太极都知道了此事,并且因为敬佩他的才华,感觉这样的人才杀掉实在可惜,就又来劝降。
并且皇太极在一帮不识字的女真蛮夷中还是异类,他不仅识文断字,还博古通今,所以就引汉人前朝宋徽宗、宋钦宗二帝的故事来劝降张铨。
也就是用皇太极的话说,想当初大宋徽、钦二宗被他们先祖,大金天会帝完颜晟所擒,以堂堂帝王之尊,不照样是屈膝投降了事,并受封为公侯,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所以现在的他完全可以效仿先贤,再留下一段佳话的嘛。
可是张铨是如何回答的呢?一种史料记载是一言不发!就是对于这样的问题都懒得回答了!
所以张铨如此坚贞不屈,连足智多谋的皇太极都没办法,最后只能叹息着把他杀掉了事。
包括大明方面得知此事后,连不务正业的天启小皇帝都深受感动,难过的放下了木工活,亲自下诏为他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祠的。
并连同同日死难的分守道何廷魁,包括日后在广宁殉节的高耀晋老爹高邦佐在内,这三个为国捐躯的山西人放在一起供后人祭祀!并称为“三忠祠”!
所以对于这段历史知道的清清楚楚的高耀晋,对于这样的民族精英,当代文天祥,又如何能不发自内心的尊敬呢?这就是汉人的风骨!民族的脊梁啊!只是这样一来,弄清了张铨的来历后,高耀晋就更加感觉不妙了……
你说张铨堂堂一位辽东巡按,正四品大员,不在辽东都司坐镇,却着急上火的跑来沈阳,这牵涉的肯定不是小事呀!
甚至看两人都是一脸忧愁的模样,很可能还不是事关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关系到整个辽东安危的大事!
所以这样一来……高耀晋的一颗心都提了起来呀!并且迫切地想知道,究竟是出了什么事了。
(/47073/47073003/11623585.html)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