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岛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淮北师范大学旧楼诡影,诡案密档,无光岛屿,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 (稿1)

我是陈默,本节内容是根据淮北市一名匿名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是他的完整口述——

引子:凌晨三点的陌生来电

那是我大四实习期的最后一个月,淮北的冬夜冷得刺骨。我蜷缩在城中村出租屋的床上,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招聘软件,焦虑得几乎要啃穿被角。突然,手机震动起来,一个归属地显示为“淮北本地”的陌生号码在凌晨三点打来。我犹豫着接通,对面传来沙哑的男声:“小程,西苑小区3栋402,有份高薪兼职做不做?”

我浑身一激灵。对方准确叫出了我的名字,而我从未在任何平台登记过住址。更诡异的是,西苑小区是淮北有名的“鬼楼”——十年前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烂尾的楼体被野草和藤蔓吞噬,连流浪汉都不敢靠近。可对方开出了日结500元的报酬,这对当时负债交房租的我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

第一夜:消失的402室

按照约定,我背着装满摄影器材的包,在晚上十点摸进了西苑小区。月光下,混凝土裸露的楼体像巨兽的骨架,3栋402室的窗户竟透出微弱的光。可当我爬上四楼时,眼前的景象让血液凝固:整层楼只有401和403的门牌,中间本该是402的位置,只剩一片布满裂痕的空白墙面。

我颤抖着打开手电筒,忽然闻到浓烈的香烛味。转头发现401门缝渗出暗红液体,门板上用朱砂画着扭曲的符号,与我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民俗课见过的“镇魂符”极其相似。这时手机收到新消息:“进402,把供桌上的红布掀开。”

第二重空间:循环的录像带

鬼使神差地,我伸手触碰那面墙。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质感,整面墙竟像水波般荡漾开,露出贴满黄符的木门。屋内是上世纪90年代的装潢,八仙桌上摆着老式录像机和一叠泛黄的录像带。

最早那卷标注着“1998.10.3监控记录”。画面里,五个年轻人围坐在我现在的位置,他们背后的挂历突然渗出鲜血,日期变成无限循环的“10月3日”。当其中一人试图逃跑时,电视机里猛地伸出枯手将他拖进屏幕。更恐怖的是,我在最新录像带里看到了自己——此刻正站在房间中央看录像的自己。

第三日:网吧里的时间裂缝

逃出小区后,我发现时间停留在10月3日。每天清晨六点,手机自动收到陌生号码的催促:“今日拍摄任务:淮海西路旧网吧。”那家早已倒闭的网吧竟重新营业,键盘上落着2005年的灰尘。

我在角落发现台球室暗门,穿过布满蛛网的长廊,尽头房间挂着“1987届校友会”横幅。黑白照片上赫然是录像带里那五个人的脸,而活动日期写着“1998年10月3日”。突然,显示器自动开机,贴吧界面弹出一条2008年的帖子:“西苑小区招试睡员,日薪500,联系王经理13xxxxxxxxx”——正是给我打电话的号码。

最终章:符咒与镜中人

当我带着桃木剑和朱砂再闯402室时,供桌上的红布下是面青铜古镜。镜中倒映出的不是我,而是个穿中山装的男人,他的脸与录像带里被拖进电视的人完全重合。他嘴唇未动,声音却在我脑中炸响:“你接了帖子,就是第6个祭品。”

供桌突然坍塌,镜面裂痕中伸出无数苍白手臂。我疯狂泼洒随身携带的雄黄粉,在惨叫声中瞥见镜背铭文——“丙寅年癸巳月丁未日,程氏血脉可破此局”。直到这时我才想起,祖父临终前塞给我的族谱里,记载着程家祖上是淮北一带的驱邪术士。

尾声:未解的重叠时空

现在,我藏身在淮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地下室写下这些。手机每隔23小时59分就会收到新任务,而城市地图上不断出现本不该存在的地址:1992年拆除的国营百货、2015年焚毁的造纸厂……每次完成任务,我都感觉有东西在慢慢替换我的记忆。

如果你在淮北看到穿灰色连帽衫、背着青铜镜的年轻人,请不要靠近。那可能已经不是我了。

(本文根据淮北市网友“逆光者”口述整理,涉及地点及事件均经过模糊化处理。如有雷同,请勿深究。)

---

注:文中涉及的民俗符号、时空错乱现象及驱邪手法,部分参考了淮北地区地方志记载的民间传说,并结合现代悬疑叙事进行艺术加工。如需考证原始资料,可查阅淮北市档案馆1987-1998年间的《异常事件记录册》(保密级别:3级)。

---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 (稿2)

我是陆明川,本章内容是根据淮北市某高校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以下故事涉及的地名、人名均经过模糊化处理,但核心事件细节完整保留。

档案编号:hbU-1997-09

1997年秋末的淮北市,空气里飘着煤灰与枯叶混杂的腥涩。彼时我刚升入淮北师范大学英语系大三,因家境贫困申请了校内档案室兼职。这座始建于50年代的苏式红砖楼,三层走廊终年飘着霉味,铁质档案柜里塞满泛黄的纸页,从学生登记表到教职工考评记录,甚至夹杂着几份80年代油印的《校务整改意见书》。

那日傍晚,我按惯例整理1983届毕业生档案时,发现一份用牛皮纸包裹的卷宗。封面上用蓝黑钢笔潦草写着“特类事件·禁启”,边缘盖着褪色的“机密”印章。好奇心驱使下,我抽出内页——竟是七张手写笔录,落款为“淮北市西区派出所”,日期定格在1983年5月14日。

笔录记载着当年外语系女生林小棠的离奇失踪案。据其室友陈述,林小棠在毕业答辩前一周突然宣称“听到地下室有人喊她名字”,当夜便带着手电筒独自前往外语楼地下室,从此杳无踪迹。更诡异的是,警方搜查时发现地下室内墙布满指甲抓痕,最深一道嵌入砖缝三毫米,而现场未检测出血迹或皮屑。卷宗末页贴着张黑白照片:逼仄的走廊尽头,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虚掩着,门缝渗出浑浊阴影。

地下室的第二道锁

我将卷宗塞回原处时,档案室老管理员周伯正巧推门进来。他瞥见柜角露出的牛皮纸边角,脸色骤变:“这玩意儿不是早该销毁了吗?”见我愣怔,他压低嗓音说起旧闻:外语楼地下室在60年代曾是防空洞,80年代校方用水泥封死入口,但总有人传言深夜能听见里头传来脚步声。“当年林小棠出事前,也在档案室打过杂……”他猛地掐断话头,抄起卷宗径直走向碎纸机。

三天后的雨夜,我被系主任临时派去外语楼送材料。这栋俄式建筑的白漆早已斑驳,盘旋楼梯的木质扶手蛀满虫洞。行至二楼拐角时,一阵穿堂风突然掀开走廊尽头的窗户,雨丝裹着煤灰扑在脸上。我眯眼摸索窗栓,却听见楼下传来“吱呀”一声——像极了老铁门被推开的动静。

鬼使神差地,我举着手电筒走向地下室。封住入口的水泥墙不知何时裂开半米宽的缝隙,缝隙深处飘出潮湿的土腥味。抬脚跨入的瞬间,手电筒光束扫过墙面,竟映出大片暗红色符号:扭曲的英文字母与象形图案交叠,像极了中世纪巫术手稿。更骇人的是,那些符号正随着光束移动缓缓渗出血珠,在墙面上蜿蜒成“hELp xIAotANG”的字样。

倒流的挂钟与镜像

我跌跌撞撞逃回宿舍,整夜未眠。次日清晨,室友陈宇盯着我布满血丝的眼睛惊呼:“你袖口沾的是什么?”低头一看,墨绿色外套袖管上赫然印着半枚指纹——却不是人类该有的纹路,而是由无数细密螺旋构成的同心圆。

当晚,我带着相机重返外语楼。地下室裂缝依旧洞开,但墙上的符号与血痕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碎玻璃。正欲离开时,头顶突然传来挂钟的滴答声。抬头望去,走廊墙壁的欧式挂钟竟在逆时针转动,分针每倒退一格,玻璃柜门的反光就模糊一分。等到时针退回7的罗马数字时,镜面陡然映出另一幅景象:一个穿藏蓝色中山装的男生正趴在我此刻站立的位置写字,而他的影子……没有头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火影之最后的千手

总是吃不饱的涛先生

寻仙小酒馆

云散鹿梦

红颜剑影录

西屋的娄义

心灵诊疗

龙门道长

盛世女尊之许你一世长情

念光菌菇凉

崩铁:我是汤姆

甠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