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残局,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
早春的清晨。白雾翻腾,春寒料峭。
齐都临淄,章华宫前的街衢之上,几个清道夫挥动着扫把,正在打扫街上的积雪。
上朝应卯的文武大臣,陆续来到宫前,走下高车,登上台阶,三三两两地向宫殿走去。
一辆华丽的高车驶了过来,在台阶旁停下。
车帘撇开,钻出苏秦。他下了车,往台阶上走。高车重新驶出,响起吱吱呀呀的响声。
正在台阶上打扫的一个瘦小的清道夫,拖着扫把,来到苏秦面前。装着靠近问话的样子,突然之间,以让人措手不及之势,将一把五寸长的匕首,捅进苏秦的腹部。
苏秦顿觉一阵剧痛直透心尖,脑子“轰”地一声,瘫坐在台阶上,不省人事。
那瘦清道夫拖着扫把,疾速跑下台阶,人们还没发现出了什么事,他就已经消失在浓浓的晨雾之中。
苏秦慢慢苏醒过来,仍觉得剧痛难忍。他左手本能地握住了匕首的把柄,右手撑起身子想爬起来,但两腿打颤,虚软无力,屁股还没抬起,又跌坐在地上。
他仰面靠在阶石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他在喘气时,觉得茫茫云雾中,似乎有水滴落入他的口中。他觉出了那雾水的血腥味,忍不住呕了出来,是一滩污血。他突然明白了,他遭了暗算。
想起自己所行的苦肉计,骗得齐国君臣团团乱转,他有点儿得意,但心中却充满了凄苦。“死间”之路,步步艰险,处处陷阱,他虽然闯了过来,但终不能逃脱别人的算计。也许是他的大意,也许是天谴,他终于吃了刺客一刀,倒了下来。
这一刀是致命的。
剧痛和呕血告诉他,他命若悬丝,这根悬丝一旦拉断,便是结束。他不是怕死,而是焦急。燕昭王的复仇大业还没实现,“助燕乱齐”的计划尚未完成。他不能这样躺着,他必须站起来,用最后的生命,去换取最后的机会。
他再次挣扎,用右手撑起沉重的身体。远远地站在两边的侍卫,以为他坐在台阶上歇息,只有来上朝的夷维看见了他。夷维跑了过来,见状大惊。他没有问话,扶起苏秦,将其右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他以左手扶住苏秦的腰,很艰难地向台阶上走。
从这里到正殿,不过七八百步的路程。往日走起来非常轻松愉快,而且还有一种自豪和尊严。可现在却艰难得很,每迈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侍卫见状,跑了过来,与夷维一起使劲地撑住苏秦,几乎是半背半拖着,走到大殿前,放在丹墀上。
齐湣王和众臣都吓呆了,不约而同地围了过来。湣王一见苏秦胸口的鲜血与插着的匕首,就明白出了什么事了。他大声叫喊太医,那声音尖厉,听来令人浑身发抖。尤其是田单、太史敖,脸色白得像宫外的雪。
太医提着医箱急急赶到,众臣让开一条路来。太医上前,看了伤口位置又切了脉象,然后起身对愍王说:
“匕首入身三寸,肚肠已被刺破,腹腔内淤满了血,最多只能活一两天。”
湣王一把揪住太医衣领,大声问:
“难道毫无办法了吗?";
”臣只能堵住外部的伤口,却止不了内脏的出血呀。“太医惊恐地说。
”快去准备!一定要救活苏先生。“王猛力一推,太医往后趔起几步,转身就往宫外跑去。
湣王满腔愤怒。他命令司寇公玉丹立即捉拿凶犯,要是捉拿不到,唯司寇是问。
公玉丹带着几个侍卫,转身跑出大殿。
脚步声渐渐清晰,杂乱的说话声由远而近,飞散了的魂魄已经回到苏秦身上,他感觉到了周围的慌与乱。
他慢慢睁开眼睛,摄入眼帘的是齐潜王的脸。湣王俯视着他,仿佛在说:醒过来了,醒过来了。他惨然一笑,想张口说话,却感到力不从心,而血腥的味道还在不断地上涌。他急忙转脸,呕了一口,又是污血。他必须抓紧时间,交代一些大事,
他感激滑王对他的信任,没有这种信任,他根本就无法进行“死间”。然而这种信任,却是用种种瞒天过海的手段换来的,为此他觉得对不起湣王,他感到深深的内疚。
不过现在受到了致命的一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用生命的代价,还报了滑王的知遇之恩,两人似乎已经扯平,谁也不欠谁了。
他想到起吴起。吴起临死之前,还能设计为已报仇,他为何不能这样做?
他想用临死前的身体,“钓”出潜藏在深处的“大鱼”。他欲借潜王之手,除掉齐宫内部的忠勇之士,为燕王的复仇计划扫清一切障碍。于是他用右肘撑起身,对湣王说:
“请摒退左右,臣有话对大王说。”
湣王将众臣逐出大殿。
田单、太史敖悻幸地退出,心里都在猜测苏秦可能会说些什么?
苏秦握住滑王的手,吃力地说:
“臣不行了,再也不能为大王谋划了。”
“别说这话。”潜王眼里蓄着热泪:“寡人需要你,齐国离不开你。寡人已命太医去准备。.... ";
”臣很感激,臣对不起大王。..... ";";不,是寡人没有把周围的奸臣除杀尽净,害了先生。.... ";“臣请大王,将臣处以车裂之刑。”
“为什么?”憨王惊异地问。
“臣罪有应得。”苏秦说,豆大的泪水滚落下来:“请大王对外宣告,就说。.... 苏秦乃燕国间谍。打进齐宫,实行死间。今事情败露,须正法示众。有谁。..... 知道他的阴谋,来朝告发者赏以千金。这样。.... 凶手自会出现,大王也就不必为难司寇他们了。”
滑王大恸,泪太止不住淌了下来,都快死了,还牵挂着司寇的安危,实在是难得的好人。他含泪答应了苏秦的请求,表示一定为苏秦报此一刀之仇。
苏秦感激地点点头,断断续续地说:
“务必将臣处以车裂的极刑。..... 车裂之后,请将臣的尸体,运到燕国去。告诉燕王,齐国是不好惹的。谁想谋算齐国,谁就像臣一样,不得好下场。.... ";
”不,不,这太残酷了。“滑王叫道。
”这可以显示,齐国无比强大“苏秦惨然一笑,道:”也能震慑燕人,使燕国永远臣服齐国。..... ";
说到此,苏秦又昏死过去。
潜王以为苏秦死了,猛扑过去,抚着苏秦的身体,断线般的泪珠,不停地滴在苏秦身上。
这时,太医带着几个抬担架的人进来,将苏秦抱起,放进担架,抬起来就跑。太医跟在后面,一起跑出宫外。
湣王的心仿佛被挖走了似的。要是苏先生死了,他就再也没有可信赖的谋士了,以后遇到疑难之事,他还能找谁谋划、商量?
这么一想,他便恨起凶手来。他觉得凶手是冲着他来的。凶手想除掉他的心腹宠臣,一步一步地孤立他,最后扳倒他。这凶手,除了孟尝君一党,还能有谁?他决定用苏秦的谋略,引出凶手,还要顺藤摸瓜,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只有斩草除根,他的王位才能巩固,王霸大业才能成功。他霍地站起,厉声地叫道:
“来人!";内侍应声跑了进来。
“苏秦是替燕国行反间计的间谍,刺客已经将他刺死,这是罪有应得,但寡人还不能解恨!命令有司择日处以极刑,并公布其罪恶,宣告天下百姓。”滑王口授旨意,
内侍急忙去找公玉丹传达旨意。
控诉苏秦罪行的布告,当天就贴满了临淄的大街小巷。
朝野上下,顿时哗然。
第二天,尽管天气阴冷,读了布告的临淄人,仍然怀着莫名的激情,早早地来到城北市场,他们议论着,等待着观看车裂苏秦的场面。
不一会,马蹄声响了起来。人们深头望去,一辆囚车吱吱呀呀地行驶过来,后面跟着执刑官司、刽子手乘坐的高车和五匹骏马。
人们兴奋起来,目光都集中在那辆囚车上。囚车的木笼子里关着的,便是临淄人等待观看的那个大间谍。间谍身穿褐色衣裳,清秀的脸上一片惨白。他双手紧抓着木栅栏,微闭着双眼,剧烈的疼痛早已使他的神经变得麻木,只有豆大的冷汗和着细雨,从瘦削的脸颊上潜潜淌下。....
但是,围观的人对间谍本能的反感,化作了愤怒的吼声。他们谴责着、怒骂着,恨不得剥苏秦的皮,食苏秦的肉。
苏秦已经感觉不到人们的仇恨了。他的全身已经僵死,只有心的深处,似乎还有一缕微弱的意识在漫游着。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他隐隐觉得要是没有那个美丽的玉体、那个远在北地的燕国,他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大痛。但他是个进取的人,既然勇敢地做了,就无怨无悔。他坦然地面对着死亡,毫无惧色地走向尊严的祭坛。.....
临淄人仍在叫喊着。挤在人群中的田单、太史敖,听到人们的议论,心里感到疑惑不解。
大王怎么知道苏秦是间谍?莫非又是一个精心安排的“苦肉计”?
从他们的背后,挤出一个瘦小的围观者。田单、太史敖一看,都吓了一跳。
“你怎么还在这里?”田单小声问皮里蛋。
“人家要被车裂了,不来送送行,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皮里蚤轻松地说。
这时,苏秦的心腹门客毕成也置身于人群之中。人群突然骚动起来。大家都向囚车投去好奇的目光。囚车驶进广场中央,侍卫们在四周维持秩序。两个大力士打开木笼,夹起苏秦,拖下囚车。剧烈的震动,使巨痛迅速传遍全身,原先漫游不定的心思,蓦然四散奔逃,顷刻之间,什么感觉也都消失了。
苏秦被扔在地上,脸朝下,一动也不动。
人们有点扫兴,一个卖国的大间谋,居然是这一副死相!围观者报怨声不断响起。
五个刽子手将五匹骏马牵到五个固定的方位上。他们拉出五股绳子,分别拴在苏秦的脖子,两手腕和双脚踝上。
骇人的时刻就要到了。人们都屏住呼吸。
执行官公玉丹威凛凛地站起,宣读苏秦的罪恶,此时正好是午时三刻。
公玉丹读罢,宣布行刑。
五个刽子手各自挥鞭打马。五匹骏马惊跳起来,向着五个方向逃窜。五股绳子忽地绷紧,将地上的苏秦抬了起来。
骏马使劲地拉着绳子,谁也不想输给谁。
绳子越绷越紧。
人们瞪大眼睛,惊惧地看着。
毕成闭上了眼睛。
顷刻间,从苏秦身上传来肢解撕裂的可怕声响。
“澎”的一声,五匹骏马分别拖着苏秦那带有脊椎骨的脑袋,两只胳膊和两条大腿,淌着鲜血向五个方向奔去。
剩下中间那块身体掉落在地上。
鲜血喷涌着,那段身体在地上弹跳,打转,微弱地抽搐。.....细雨霏霏。雨水将鲜血慢慢地溶化,地上流淌鲜红的血水。太史敖打了个寒噤,对田单说:
“太可怕了,那一刻他一定难受极了。”
“那一刻他早就失去知觉了,多少都有点遗憾。”田单说。但成千上万围观者还是高声欢呼起来。
毕成睁开眼睛,看见五个刽子手牵回骏马,同时带回了五块尸体。他们解下绳子,拾起苏秦的头、两只路膊和两条腿,往车上扔。
毕成从人群中冲出来,跑到刑场南面,向司寇公玉丹央求,让他来收尸。
公玉丹点点头,又挥了挥手,二个大力士、五个刽子手以及担任护卫的兵卒,各自上了自己的车子,带着五匹骏马走了。
人们议论纷纷地散去。
很快,广场四周围观的人都走光了,雨越下越大,冲刷着地上的血污。
毕成带着两个仆人,一边抹泪,一边收拾那六块尸体。酒肆内的一角,田单、太史敖与皮里蛋围着一张案桌饮酒说话。皮里蛋凑过头去,说:
“悬榜上明文规定,告发者赏--千金。”
“你不要贪这点赏金,”太史敖放下酒爵说:“我总觉得这是个圈套。”
“我不是贪赏,而是想乘大王醒悟之时,向他揭露苏贼的阴谋,使大王回心转意,召回孟尝君,重整齐国朝纲。”
“皮里蛋说得有理。”田单边斟酒边说:“这是向大王进谏的最好时机,不能错过。”
“可是,大王是怎么发现苏秦这个间谍的?”太史敖又提出这个疑问。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秦感于大王对他的知遇之思,在快死之前,坦承了自己的罪行,大王听了之后,老羞成怒,就下了车裂苏秦的命令。”太史敖终被皮里蚤说服,他说:“好吧,你要多加小心,见机行事。”皮里蚤叩宫求见,侍卫将他带到湣王面前。
潜王心里一惊!这苏秦果然料事如神,只这么一宣扬,凶手就主动现身。如此奇人若能继续为齐国效力,齐国一定还会兼并几个国家。可惜现在他死了,潜王不禁为失去这样一个绝代谋士而痛心、痛恨起来。但他努力克制着,用惊喜的口吻问:
他叫来毕成,要毕成向三军将士细说苏秦为国献身的故事,以激励将土奋勇杀敌。
“主谋是谁,说出来寡人一并重赏。”
皮里蛋护主心切,说:
“主谋是我家主人,孟尝君,人在魏,心在齐,一直想。....”忽见滑王脸色骤变,皮里备马上发觉事态严重,急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心里充满了后悔。可是已经迟了,滑王勃然大怒。
“来人,先把这个凶手给我抓起来。”
众侍卫拥了上去,把皮里蛋捆了结结实实。
“大王你卑鄙,用赏格骗人。”皮里蛋喊道。
“不这样,如何抓到你们这些叛贼?”湣王虽是痛心,但仍不免露出几分得意之色:“将他投入死牢,择日剖心挖肝,血祭苏先生。”
两侍卫拖着皮里蚤走出朝堂。
“司寇!”湣王下令:“立即带兵包围田府,将田文留在临淄的族人、宗亲统统抓来,处以腰斩之刑。”
司寇公玉丹领旨而去。
“大司马!”湣王又下令道:“立即领兵十万,直取魏国大梁,务必抓回孟尝君,交司寇严加惩处!";
”大王,魏国已和秦、赵、韩、燕四国联合,纠集百万大军,打算从西面、北面攻打进来,欲灭我齐国呢。“田触奏道。
潜王如被当头棒喝,两腿一软,跌坐在御座上。
2
阴雨绵绵,道路泥泞。毕成和两个男仆护着灵车,向西急急行驶。
昨日,齐潜王命人做了一部棺椁,装殓苏秦的尸体;又遵照苏秦的遗嘱,派毕成将棺椁送往燕国,交给燕王。
毕成命驭手加快速度,他要赶回燕都,向昭王禀报所发生的一切。他深知主人最后这一招的意图极为重要,他有意让昭王亲眼目睹这一惨状,用粉身碎骨来表示他对燕国的忠诚,而燕王和他的臣子们见了,一定会义愤填膺,五国反齐的气势就会提早到来。
燕都武阳官内,乐毅正向昭王汇报,他说:
“臣此次五国之行,大获成功。五国都同意加入合纵,秦、赵、魏、韩还同意发兵助我攻齐。大王发文书给四国,约定发兵日期、地点,即可向齐国发起全面进攻。”
昭王激情澎湃,喃喃自语:
“报仇时期到了!寡人可以告慰先王了。”
一面将倾国精锐之兵尽付乐毅掌管,一面发出告四国君王书,约定本月中旬,大会济水之西,共商伐齐大计,
君臣忙碌之时,盛庆奔了进来,报说苏秦被齐王车裂,毕成已将尸首运回燕国,现在苏馆前请旨定夺。
骤然间如雷击了一般,昭王几乎站立不稳,乐毅、盛庆急忙上前扶住,君臣三人急急忙忙赶往苏馆。
消息传开,全城轰动。郭隗、邹衍、剧辛以及燕市百姓见了棺椁,无不震惊、流泪。
不一会儿,燕太后也在菡萏、季义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棺椁前。她欲扑上去,被赶来的燕昭王拦住。昭王扶母后坐在一边看着,苏秦的善后事务,他要亲自指挥处理。
毕成在地上铺了一张席子,将苏秦的尸首一块一块搬出来,轻轻地放在席上。因天气寒冷,有时还下雪,六块尸体全被冻成僵硬。昭王、乐毅、郭隗、邹衍、毕成等人都跪在席上,有的搬头,有的拿胳膊,有的装腿,好半晌才拼出苏秦完整的模样来。
毕成跪在昭王面前,求道:
“苏先生遭此劫难,全为了燕国复兴大业,小人求大王选派女红,用细线将苏先生的尸体缝连起来,穿上完整、干净的衣裳,运回洛阳安葬。”
“缝合肢体,就由寡人与大家一起来做。”昭王拭了拭泪水,说:“至于送回洛阳就不必了。苏先生已认我燕国为祖国,轩辕是他的始祖,他就是燕国人了。寡人想将他葬在燕山上,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燕人,慷慨悲歌,勇往直前。”
毕成伏地磕了一下头,没有再说什么。
旋娟和提嫫捧着针线走了出来,分给昭王等人,燕太后也要了一分。大家跪在席上,为苏秦缝合脑袋与四肢。
乐毅、剧辛分头去召集兵马,开始做出征前的准备。毕成与燕太后共同缝着苏秦的一只胳膊,毕成缝了一会,停了下来,心情沉痛地说:
“太后、大王,苏先生为了燕国的大业,只身前往齐国,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他用真正的忠诚,换取了齐王的信任,惹来了齐臣的忌恨,也曾遭到大王的怀疑。面对着两边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的尴尬,他忍辱负重,毫无怨言地为着燕国、为着太后、大王而奔命。他对齐国和天下的不忠不信,恰恰体现了他对燕国的忠信。大王能明白这种信与不信,忠与不忠的相反相成的道理吗?";
”明白,寡人现在明白了,苏先生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啊。“昭王含泪点头说。
”大王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苏先生死而无憾了。“毕成再次对昭王磕头,说:”苏先生以粉身碎骨来成全他的诚信,这种人格精神是亘古未有的,小人跟他多年,也仅在这两年才逐渐明的须臾的偷闲。他派遣苏先生打入齐国内部行反间之计,终于策动了五国合纵,苏先生还以他的鲜血和生命,贡献给我始祖轩辕。现在,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涨,乐毅将军就要率军出征,他诚恳祈求先祖先王降下神威,庇佑燕军打赢这场伐齐大战。
念完誓词,昭王把手中的帛书与香火一同点燃,投入巨鼎之中,众臣也把自己手中的香火投了进去。鼎内火焰腾地升起,接着化为缕缕青烟,袅袅娜娜地溢出庙外。
昭王率领文武大臣来到太庙外的平台上,只见旌旗密布,车马分排,令严而悄不闻声,气壮而满场生威。昭王与众臣大喜,都称赞乐毅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乐毅请昭王检阅三军,昭王坐上高车绕场一周,然后从中间甬道通过。
三军将士齐声欢呼,举起落下的戈矛剑戟,如海浪一样汹涌澎湃,昭王看见巨大的棺椁,心里生起悲壮威武。他叫来毕成,要毕成向三军将士细说苏秦为国献身的故事,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毕成头上扎着白绸,身上披着白麻,他来到棺椁前,向台下燕兵燕将说起了苏秦的忠诚与坚毅。到动情处,声泪俱下,千千万万个燕军将士无不唏嘘。他们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刹那间广场上滚动着万钧雷霆。
昭王为赫赫军威所震撼,心里翻腾着阵阵激情,大声地说:“寡人与齐国积怨至深,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种血海深仇,寡人已积压了二十八年。今天,报仇雪恨的日子到了,上天将灭亡齐国的机会送到我们面前。寡人希望你们奋勇当先,杀过济水,直捣临淄,吞并田齐;为先王报仇,为苏先生报仇!";
三十万燕军将士跟着喊道:
”直捣临淄,吞并田齐;为先王报仇,为苏先生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誓辞气壮山河。
昭王命郭隗、邹衍搬出珠宝,大赏燕军将士,又抬来一桶桶水酒,放在各营各队面前。昭王抱着酒坛亲自为乐毅、剧辛、盛庆等将斟酒,各营各队长官也学着昭王的样,为士卒们--倒酒,广场上四处响起哗啦哗啦的倒酒声。
酒都倒好,昭王喊了一声:
“为你们壮行,干了这盅酒!”一仰脖子率先喝下。全军上下一齐干杯,那咕噜咕噜咕噜的吞咽声响成一片,犹如溪的奔流,河的喧腾,大海的涛声。....
昭王一扔陶碗,喊道:
“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