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黄佐断臂,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章 黄佐断臂
1
绍兴六年正月元日早晨,正是除旧布新的新春佳节。天还没有亮,襄阳城就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爆竹声。直到一轮和暖的冬阳从东边皑皑白雪的山头跃出来,那连锦不绝的爆竹声依然尚未停歇。
显然,今年的春节比往年热闹。
这皆因朝中有贤相赵鼎、张浚主政,边镇有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锜、吴阶等扼守,金、齐吃了几回败仗之后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使南宋的国脉有了生气,出现了中兴的气象。
特别是襄阳等六郡,实行岳飞节度使提出的劝耕奖育、减租少税的“营田”方略,社会日益安定,生产蓬勃发展,百姓开始丰衣足食,因此家家户户都想多燃几串爆竹,多贴几副门符,多挂几盏彩灯,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岳飞今天起得很早。他吃了一碗刘夫人亲自煮的太平面,到病中的姚太夫人床前问安之后,便背起一包黄金白银,踏上襄阳郊区的平直村路,到市区慰恤烈士家属和重伤将士去了。
岳飞平时待驭将士严而有恩。部兵或取民财物,或调戏民女,立斩以殉。兵有重伤,亲为调药。朝廷颁给他的犒赏,全部分给部属将士,自己秋毫不取。遇有将士死事,必替他抚孤育幼。逢年过节,都要亲自到烈属和重伤将士家中慰问。因此军心爱戴,遇敌不挠。金人常语:";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此时,天已晌午。岳飞挨家挨户抚恤之后,走过熙熙攘攘的襄阳市区,看到节日景象,不由得默诵着王安石的一首题为《元旦》的绝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岳飞心想,王安石的这首绝句立意清新、文情并茂,表现除旧布新、欢欣鼓舞的迎春景象,正是今年襄阳春节的真实写照呢。
岳飞正想向宣抚司行辕走去,突然有一副熟悉而奇特的楹联映入他的眼帘: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这本非一副对仗的楹联,而是一首四行的诗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御侮杀敌、收复失地的坚强意志,只为报国雪耻、不图拜将封侯的高尚情愫。此诗本来是几年前岳飞任江西南路制置使率兵路过新淦县时,题在青泥寺壁上的,不知谁抄来把四行并做两行、去掉标点,写在红联纸上,权当楹联。
此时岳飞重念起来,忧国忧民的思绪飘向那金人羁押二帝的五国城,飘向那民不聊生的中原地区。
从派至刘豫大齐地搜集情报的谍者寄来的腊丸书得知,那里赋税繁苛,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该怎么解救他们呢?“岳飞边走边思索着。
其实,自去年七月上旬戡定洞庭,还军襄阳后,岳飞就每日枕戈待旦,以灭除刘豫、收复中原为已任,日日夜夜盼望朝廷下诏令他出兵中原。
但是,盼来盼去,盼到的只是改授岳飞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兼宣抚副使,置司襄阳,待命进取中原的诏令。岳飞急了。他一接到这个诏令便再次上疏,奏请进取中原,灭齐抗金。
然而,高宗对岳飞的这次奏请,先是不答,后却诏饬从缓。
“这从缓到底要缓到何年何月?”岳飞接到从缓诏令时这样质问天使。
“诏令你从缓就从缓,皇帝不急你急什么?”天使事不关己地回答。
如今时间又过去四个月了,还是没有诏令岳飞出征中原的消息。
“能不能采用反间计,做到不出兵也能够拔除为虎作伥的刘豫呢?";
岳飞且走且想,走到了宣抚司大门口。他刚跨入大门内,却见到牛皋急匆匆跑出来,道:
”大哥,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岳飞问。
“黄统制自杀了!";
”啊?在那里自杀?“岳飞大惊,急问。
”就在司内大帐的侧室里!“牛皋带岳飞往侧室方向走去。
岳飞急步进来,见黄佐躺在地上,满身鲜血,一脸死白,双目紧闭,静静地让中军王万为他数药。那只断膀的手臂扔在一旁地面上,仍淌着血水。岳飞见状,心中大感孤疑,隐约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他也不敢多讲话,只是轻声命人倒水来,喂黄佐喝。然后,他帮王万将黄佐抬到内室床铺上躺下。
待黄佐回过神来,岳飞坐在末沿问:
”师兄,你何故如此?";
“元帅,我。..... ";
黄佐抬眼发现室内有许多人,欲言又止。
岳飞会意,下令道:";你们都退下,让黄统制静躺一会!";
见众人皆应声退下,黄佐才痛苦地坐起来,说:
“贤弟,为兄自归顺朝廷以来,未有尺寸之功,却蒙贤弟多方提携,从武义大夫到武功大夫,又从武功大夫到统制、副都统制,使为兄一跃而为岳家军的第三把手,仅次于功高资深的牛皋都统制。贤弟对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为兄却无可报答。今见元帅为着进取中原,灭除刘豫,未得圣命,日夜忧心。因此,为兄便想出这个计策,以便到金兀术那里投降,挑唆金人废除伪齐刘豫。请贤弟成全我黄佐的一番美意。”
岳飞闻言感动得鼻子一酸,泪水便夺眶而出。他哽咽道:“师兄,灭除刘豫,为弟自有别的良策,你何苦如此作贱自己。那金兀术是何等聪明奸诈之人,你的';苦肉计';岂能瞒得过他?到头来,事不成,不但白白去了一条臂,还有生命危险。你也真是,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不同我商量?";
”如果事先同你商量,你会忍心砍我的臂吗?不砍我的臂,又何能瞒过兀术?“黄佐苦笑着说。他的伤口还在痛,笑得很勉强。
岳飞眼看那断臂已难以挽回,想到黄佐为了报答除奸竟痛下如此决心,显然是酝酿已久,义气反顾的了。他马上想到黄佐的安危,不免担心的说:
”事到如今,也只好成全你了。不过,你到兀术那里,可要小心,慎防弄巧成拙。“
”请贤弟相信我黄佐的应变能力!";
“至于你的家事,弟会一应料理,请你放心。现在你刚敷上药,宜静养数日。待伤愈之后再安排你启程。”岳飞道。
“那当然。不过,襄阳城内,金、齐的间谍颇多,贤弟还须记住';假真真假,间以得行';之理,来一个假戏真演,以假当真,让金兀术真相信黄佐委实是被岳飞迫害致残!";
”明白了,你好好睡吧!“岳飞帮黄佐被好棉被,退了出去。2
黄佐的伤口稍愈,便趁天黑时“偷”了岳飞那匹日行八百
里的白鬃骏马,悄悄地离开襄阳城,向燕京城进发。
燕京城原是辽国(契丹)的旧都城。女真部落都黄龙府。
太祖立金国时都会宁。天会三年(公元----二五年)二月,金太宗灭辽后,为了南下伐宋,把行都和元帅府设在燕京。由此,燕京渐次繁荣起来,成为金在长城之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去年正月己巳日,金太宗逝世。庚午日,金熙宗完颜童(太祖嫡孙)即位,都元帅粘没喝被任命为太保、领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事,回会宁金都主秉朝政。副元帅讹里朵也于去年五月病死。所以燕京的元帅府便由挞懒、兀术两位监军主持。
从襄阳城至燕京城约有七千里路程。尽管有良马之助,但是一个断臂的残疾人,一路上顶风冒雪,攀山越领,渡河过桥,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特别是到了离燕京不远的大名府时,这匹跟随岳飞南征北战的良马居然病死了。这使黄佐走最后一段路,苦不堪言。要不是有一位好心的“郎中”路上照顾,黄佐早已冻死饿死在途中。
黄佐拖着病躯,在燕京城的大街小巷流连了三天,终于走到了一座写有“燕京元帅府甲第”门牌的官府门前。
黄佐站在门前等了一会,见有一个穿着黑衣的胡人走了出来,便向前作揖道:
“相烦通报,说南宋岳飞麾下副都统制黄佐,有事求见兀术大将军。”
“你等等!”那黑衣胡人抬眼看黄佐一眼,便转身走进去。稍顷,那黑衣胡人便出来领黄佐进门,经过一个天井,走至大堂门前,见有一个穿着褐衣的大汉坐在堂上埋首看书。黑衣胡人说:
“这位就是右监军兀术大将军。”黄佐立即上前跪下,连连叩头,道:“南朝黄佐拜见金朝大将军。”
金兀术闻声抬起头,见来人断了一只臂,面色焦黄,形容枯槁,不成人样,便皱着眉头问道;
“你是何人?怎么弄成这个模样?来见本将有何指教?如
实道来!";
”我名黄佐,本是洞庭湖杨幺手下的一个首领。只因奸臣
献了洞庭地图,被岳飞攻破,杨幺、夏诚、周伦被杀,黄诚、杨钦
投降。小的无奈,也只得归顺宋营岳飞摩下,当个副都统制之职。起初,岳飞对小的还言听计从。可后来,他全然不识天时,一而再,再而三,上疏奏请出兵中原,先灭刘豫,后攻燕京,直捣黄龙府,灭绝大金。小的好心对他说,大金国富民强,兵广将勇,金帝敬贤爱才,势必一统天下。赵构昏庸无能,宋朝气运已终,你切莫执迷不误。倒不如倒戈杭州,要挟昏君赵构,一同归顺大金,也免得天下百姓横遭兵赞之灾。谁知岳飞非但不听小的良言,反骂我卖国求荣,挥刀将小的右臂断去,以示教训。还警告我,如再抗言,便割我舌头,断我的另一只手臂。小的难咽下这口怨气,便不远千里之遥,前来投顺大将军,愿在大将军魔下,当个随军参谋,时刻为大将军杀飞灭宋出谋划策。“
兀术耐心地听着黄佐的长篇表白。开头,见他谈得合情合理,连连点头,深表同情。后来,他想起刚刚看到的一则”要离断臂刺庆忌“的故事,大觉可疑,便怒斥道:
”大胆黄佐,你竟敢来本将这里实行';苦肉计';,该当何
罪?";
黄佐见兀术发怒,心里微微一震。但他很快镇静下来,卷起衣袖,露出伤口,向兀术道:
“大将军请看,这断臂之痛还不能证明一切吗”“是又怎么样?难道不是你有意自残,以便取信于我,从而进行你的间谍活动么?你这诡计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来人呀!把这个断臂人拖下去砍了!”兀术不假辞色地说。两个穿黑衣的金兵如狼似虎地走出来,欲抓起跪在地上的黄佐。
“慢--”黄佐推开金兵的手,一跃而起,高声问道:“大将军,你再看看,我这断臂是左边还是右边?";
”左边右边有何两样?“兀术不解。
”如果是左边,便是我自残。如果是右边,便是他残。这断了的手臂明明是我的右膀,大将军试想,我自己的左手有这么大的力气将自己的右臂齐刷刷地砍下来吗?常言道,人不自害,受害必真。我乃洞庭湖首领之一,惨遭岳飞镇压,朝廷对我无恩,我对朝廷有恨;我又不贪钱,不受岳飞收买。即便我黄佐很傻,也不会傻到如此自断手臂,忍受终生残废痛苦的地步。我的话讲完了,万望大将军不吝一斧赏我,免得我后半生倒霉无奈。“黄佐说得慷慨激昂。
”那么要离呢?他为什么要忍受断臂的痛苦呢?“金兀术依然不相信黄佐。
”他是为了留名青史,而我黄佐是为了什么呢?吁吁。.....“黄佐放声大哭起来。
兀术被黄佐哭得动了侧隐之心,但此时他仍似信非信,道:
”好吧,我且不杀你,待我调查清楚再说。眼下,先把你关押起来!";
“我相信大将军英雄盖世,英明无比,所以才来投大将军。来投大将军,就是将余生交给大将军处置。要杀要用听便,无悔无恨。何必如临强敌,把我关押起来呢?难道你们还怕我这个断臂的书生杀人吗?哈哈。......”黄佐理直气壮,没有一点
做假的痕迹。
兀术仍不为所动,还是把黄佐关押起来。
关押的地方是元帅府右的一间小屋。屋中空空如也,全没有椅子、凳子,更没有床铺,只有砖石三四块而已。此时,黄佐才觉得被羁押在一个小屋里,失去了自由,比起断臂的痛苦,更加难受和无奈。
不过,只关十天十夜,黄佐便被释放出来,成了一个行动自由的人。原因是,兀术得到来自襄阳的几则情报,终于使他对黄佐深信不疑。
3
黄佐走后,岳飞一直心里不安,一直住在宣抚司里等待消息。直到阳春三月初三日获悉黄佐已得金兀术释放,才从宣抚司回到家里睡觉。
刘夫人侍候岳飞上床后,带着不相信的口吻问:
“相公,听说黄佐被你砍掉右臂之后,偷了你的白盘良马,投奔金邦去了。可有此事?";
”怎么?连你也听说了?“岳飞顿生警觉,镇定地反问妻子。
”已是襄阳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了,难道就不许岳元帅的夫人听说?“刘夫人边哄三岁的幼子岳霆睡觉,边揶揄丈夫。
”你既然听说了,何必再问?";
“我是问可有此事?”刘夫人从不过问丈夫的军事机密。可不知为什么,今夜却对此事发生兴趣。
“难道你听到不一样的议论?”岳飞微微一震。
“这倒没有。只是妾身就事论事,心想黄佐和相公本有同窗之义,黄佐归顺后,你又待他不薄,他怎么会投降金邦呢?";
”原来如此。“岳飞松了一口气道:”人心隔肚皮,谁能猜得准呢?";
“这倒也是。”刘夫人见丈夫不愿多言,也就随声附和,不想再问。
岳飞心想妻子对此事已有怀疑,但用计之道贵在机密。机密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黄佐的“苦肉计”,除牛皋、王万两人知情之外,其它的统制全然瞒过,岂可对自己的妻子泄漏?他见刘夫人不再问,也就不言语了。
然而,岳飞却陷入对此事的回忆之中。.....
黄佐主动施行“苦肉计”,欲混入金营,挑拨离间金齐的关系,借金兀术之刀杀除刘豫,这正合岳飞之意。甚至,岳飞也想过用“苦肉计”打入金兀术身边,离间金齐关系。只是此计太过残忍,所以下不了决心。没想到黄佐竟主动断臂。他既高兴,又过意不去。但是,臂既断,计必行。于是,他很快就同意了。
为了施计顺利,使黄佐取得金兀术的信任,岳飞精心制造了一系列令襄阳的金、齐间谍信以为真的假象。
黄佐断了一臂欲往燕京金人元帅府,须行走七千里崎岖路途,自然不方便,岳飞有意将自己那匹日行八百里的白良马赠给黄佐。但为了瞒人耳目,岳飞却营造了一个让黄佐夜间“偷马”的假现场。
发现黄佐走了之后,岳飞赶忙命牛皋带三千兵马,漏夜“追捕”。
牛皋知道内情,他装模作样地向北追赶了三百里之后,才折返襄阳,当着众人面向岳飞复命道:
“不知黄佐所句,追捕不到怎么办?";
”追捕不到就搜,挨家挨户地搜,看他会躲藏到哪里去?“岳飞煞有介事地下令道。
”是!“牛皋领命欲走。
”你回来,传我的命令,在搜查时,不准士卒惊扰无辜百姓,否则斩首不贷。“
”遵命!“牛皋应声退下。
牛皋一班人搜查了三天三夜之后,又回来向岳飞报告道:”这周围九里又三百四十一步的襄阳城,里里外外全搜遍了,就是不见黄佐的踪影。“
”再搜!";
岳飞怒骂一声,便回头对王万命令道:";你亲自起草一个悬金捉拿黄佐归案的布告,命人在城里广为张贴。“
”遵命!“王万应答着,自然照办不误。
岳飞觉得这样布置似乎还不够,又主持了一个襄阳军民声讨黄佐叛逃罪行的大会。并且把黄佐的家属全部”抓“起来,”羁押“在宣抚司的一个特别院子里,不让他们同外人接触。
一时间,黄佐叛逃投敌,便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事。
消息通过金人的多个间谍,频频传到燕京的金元帅府,不由得让精明的金兀术不信黄佐的投降是真的。
在黄佐临走时,岳飞为了确保黄佐的安全,特派身怀绝技又通医术的列校杨清,化装成郎中模样,暗中跟踪保护,直至燕京,他就在元帅府附近驻下,以行医为名,随时保护黄佐和传递信息。
黄佐走后,岳飞的一颗沉重的心总是系在师兄身上。今天下午收到杨清寄来的腊丸书,知道黄佐已经得到金兀术的信任,岳飞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随之落地了。.....
岳飞躺在床上想到这里,心中念道: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岳飞喃喃念着,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相公,你笑什么?“刘夫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躺在岳飞的身旁。
岳飞将妻子搂进怀里,灵机一动,说:
”我笑岳飞三生有幸,娶了一个勤劳贤慧的好妻子。“”你只懂得对我褒扬,可不知妾身一个人伺候重病在身的婆婆,又要拉扯一群未成年的小孩,还要抚养几个烈士子女,有多难!“刘夫人此时像个三岁的小孩,躺在丈夫宽厚的胸膛里,竟委屈地哭了起来。
”你别难过。在母亲患病之后,你一个人含辛茹苦操持这么一个大家庭,真不容易。前年就想为云儿娶个媳妇,当你的帮手。可是那孩子有些怪异,都十八岁了,还说成亲年岁太小,他整天只懂得弄枪使锤,根本不解男女风情。“岳飞轻拍着妻子瘦削无肉的背,一种爱怜之情从心头油然而生。
”家中从无蓄奴养婢,也无一个姬妾可以归我使唤。如今我老了,你又是一个功盖天下的侯爷大将军,也该娶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妾,代替我伺候你。“刘夫人一本正经地道。
岳飞闻说,惊奇地坐起来道:
”怎么?连你也这么说。如今皇上为国家大计,担心敌人的入侵逼迫,勤于玫务,焦虑劳神,未曾有片刻稍安,难道是大将军安乐之时么?";
“娶一个小妾照顾你的生活,减轻我的担子,难道就算安乐吗?你不为自己打算,也该替我想一想呀!”刘夫人说着,生气地脸朝一边。
“这就怪了。傍晚吴阶这样说,现在你也这样说。难道你们两人事先有约,合伙起来算计我不成?”岳飞讶异道。
“什么无嗟有嗟,我可从来不知道谁叫无嗟,怎么会同他串通呢?你倒要说说这个无嗟是怎么劝你娶小妾的?”刘夫人也坐了起来。
“是吴阶,不是无嗟。这吴阶,字晋卿,甘肃陇干人,是西北战场的主要军事统帅,可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岳飞解释后,一边按着刘夫人的臂膀让她和自己一起躺下来,一边道:
“躺下,你躺下,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4
今天下午,岳飞在宣抚司的书房里,正伏案细读杨清自燕京寄来的蜡丸书,中军王万走进来,禀报道:
“川陕宣抚副使吴阶大将军前来拜会!";
岳飞随手收起蜡丸书,赶忙跨出书房门,急步跟上王万,欲往大门外迎接吴阶。
此时,吴阶带着一位十分秀气的少年站在大门外恭候。他见岳飞出来,忙迎上握手:
“鹏举弟,我终于见到你了。”
“晋卿兄,欢迎你远道而来。”岳飞紧紧地握着吴阶的双手道。
岳飞和吴阶两位中兴大将,从未谋面,却一见如故,十分亲热。
他们走进客厅里坐定后,岳飞亲自送一杯茶给吴阶,道:“晋卿兄在西北战场上,英勇善战,屡次打败金、齐贼兵,功勋卓着。小弟早望同兄切磋军事,没想到你不远几千里之遥而来指教,委实使我喜出望外。”
吴阶接过岳飞送的茶,呷一口后,侃侃而谈:
“贤弟年轻有为,智勇双绝,战无不胜,愚兄久盼结识交往,但因南北远隔,戎马倥您,一直未得其便。现今阶弟武艺略进,已被命为团练使,尚能独当一面守关,暂且又无战事,所以我特地奏请朝廷允假,从甘肃仙人关前来拜会,以解久慕之渴。”
岳飞闻说,谦然作揖:
“有劳兄长远行,岂敢,岂敢!";
与此同时,王万邀吴阶带来的那位十分秀气的少年落座,喝茶。但那少年十分差涩、拘谨,只是微笑、领首。
”吴帅长途跋涉,一路辛劳,宜先到客馆稍事休憩,待两帅共进晚餐时再谈,如何?“王万向岳飞提议。
”很好,很好!“岳飞和吴阶皆点头赞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