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动荡,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御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敌人是谁?你们摸不清吧?\"

”实在摸不清。“副使迟疑了一下,道。

”你们应该检查一下他们的尸体,查一查他们的身分。“王风说。

”你说的不错,可是我们当时什么力气也使尽了,连想也没力气想了。“副使说。

”派一些锦衣卫去把他们检查一下怎么样?“王纪

说。

”只怕来不及了。“王风推断道,他想了一阵,又说:”我们现在的敌人是谁,都不清楚,去同人家拼什么呢?怎么拼呢?我觉得这一战就像往后我们的日子,我们是斗八个,人家是千百个,而且面目都不清楚。他知道我们,我们却不知道对方,这是瞎子在打仗,永远不会胜过对方。“

”那姑娘会是谁呢?“小文秉一直不吭声,突然问道,副使摇摇头。

”你刚才说过,那姑娘腰别双剑,是也不是?“王风又问,心里已猜到了八、九成。

这天晚上,王纪连夜提审了两个活口。但是两个活口竟然不哼一句,用过了刑,也只是惨叫,原来是哑巴。王纪非常扫兴,转回府中,来到王风的书房。经过这几天的事变,王纪觉得儿子的见解往往不同常人,他想,往后的事不妨同他商量商量。但是,王风见了父亲,第一句就说:

”爹,我们回去,不要当官了。“

”你这话已经说过多次了“王纪不由得又是急怒起来。

两个人僵在那里,似乎都陷入沉思

5

四月的夜晚,外面刚淋过雨,空气中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在晃动。窗外小昆虫不住地噪鸣,那声音怪怪的,既不像鸣蝉,也不像蟋蟀。偶尔有几只夜枭尖啼;好多飞蛾不知何时飞进灯笼,弄得灯纸哔啪作响,有的烧焦了翅膀在灯下翻滚乱爬,有的一头栽进火里,烧死了。

王风怔怔地看着灯蕊,打破沉寂说道:

”爹,我们读书人恐怕犯了--个很可怕的错误。.... \"“什么错误?”王纪征询地望着令他感到有点陌生的儿子,让他讲下去。

“这错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所以才叫可怕。”王风一顿,又道:“想想看,那个姜子牙,文王只不过替他拉了几步车子,姜子牙就像签定了卖身契,一辈子为他卖命,替他打下了万里江山,建立了大周王朝。可是周文王只赏给姜子牙在山东一块弹丸之地,赏多赏少倒也无所谓,问题是这件事竟然成为千古佳话,这明明是不公平的交易,'佳' 在哪里?那刘邦曾经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韩信为他夺下了长江以北大片江山,最后还是被杀掉了,这明明是一桩上当受骗的惨事,可是后人却把他当作美事,津津乐道。还有那个诸葛亮,当然是极聪明了,可刘备只不过来个'三顾茅庐',诸葛亮就死心塌地为他三分天下,建立蜀汉,这当然也无所不可,问题是,那个刘阿斗明明是败家子,刘备自然知道他不行,可是还是把诸葛亮呕心沥血经营的江山,交给这个败家子,这实在是对诸葛亮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然而,后人也把这一段辛酸的历史,美化为君臣的风云际会。孩儿以为,前人对这些历史的着意加工润色,犹如在陷阱上铺了一重青翠的草皮,让后来的读书人,一个又一个地栽入陷坑。对这个问题,几千年来的读书人,似乎都懒得去思考,甚至把落入陷阱、任人驱使,一直当作'士为知己者死'的美事,所以就必然要演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本朝太祖一下子杀了五万多的开国功臣及其亲属,依我看,这悲剧就是几千年来制造陷阱的人引发出来的。但是这些人一边往陷阱上堆放鲜草,一边却不知不觉掉进黑暗的陷阱里。有人说过,读书人大部份是精神的阁人,爹你以为如何?\"

王纪听了儿子这些话,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似乎也另有见地,他暗忖,儿子对道家的学说浸淫多年,思路自然和自己对不上,何况自己一时也驳不倒他,便望了望外面苍茫的夜色道:

“这些遥远的事,不谈也罢。”

“那就谈近的吧。”王风用手拂赶着密密麻麻、扑向烛火的灯蛾说:“这灯蛾扑火,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为什么不改变一个活法呢?爹,孩儿觉得皇宫里头聚集着一种怨恨,有一天,那怨恨会燃成一场大火,报复在他们心底认为已失去了公义的世间,我耽心我们这些人的努力,最后也如同灯蛾扑火一般。“

”你无非又是说那几个太监。.....“王纪说,

”不是几个,那是十万大军,不知您是怎么看的,老以为只有几个人,要知道那是十万被阁割的人!十万残疾之人!十万个断子绝孙的人!爹,您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他们会怎么看这个世界的?须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朝代有十万阁人来侍候一个皇爷呀!再说,这十万人众之中,难说不会产生出一、两位与众不同的非凡人物,这些人心里面在想些什么?若是他们心里有着怨恨,皇帝不正坐在火山口上?\"

王纪发怔了许久,闭目想象一下,觉得这当真是一桩人间大惨事,太监的内心,除了恨,还是恨恨恨!即使懂得去读书,也只读出仇怨,不懂宽容与恕道。但此事为何数十年来竟无一个大臣提起?这不是一种可以原谅的疏忽。但错误已经造成了,现在谁也无法挽救,只得等眼前这个“红丸案”破了以后,一定得上疏皇爷,补救这场过失,快快浇息可能会惹事的火头!

王纪站了起来,闷闷不乐地走来走去,走了很久,突然夜色中又响起一个轻雷。接下去闪电左劈一刀,右劈一刀,黑暗的天空突然出了几条暗红的裂缝,随着大雨哗然,一切又回归黑暗。王纪说:

“儿啊,你的话有道理,可是有一件事,你也必须认真想一想:若是皇爷可以杀,并且被杀的还是一个圣明的皇爷的话,那么往后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杀?只怕天下大乱,就从这里开始了!我身为刑部尚书,如果不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那么朝臣固然会骂我,平民百姓也会骂我,后代的子孙也会骂我。因为天下大乱,就是从这一步开始的。春秋战国大乱不止,几乎每一场大乱都是由杀国王引起的。只要手里有一把刀,将国王宰了,取而代之,自己也就当上了国王,很是得意,但过不了几天,自己又被别人杀了,人家依样画葫芦,有样学样,宫廷里便是这样杀来杀去。上行下效的结果,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老百姓自然也是弱肉强食。这样国无宁日,天下就大乱特乱了。孔夫子总结了这个惨痛的教训,提出要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对关系,认为只有调整好这五对关系,天下才会有秩有序,老百姓才能在规范中,过太平安定的日子,所谓'三纲五常',便是这样产生的。三纲之中,“君纲”是第一纲,所谓重振朝纲,如果不把侦破'红丸案'摆在首位,查出谋害皇爷的主谋,以正国法,那么'重振朝纲'和 '中兴华夏'便是一句空话:你说的灯蛾扑火,我懂,几十年来无数的大臣为了重振朝纲,一个又一个吃了大亏,这确实和灯蛾扑火没有两样。但是我想,这一回哪怕依然是灯蛾扑火,为父也要扑过去,便是烧成灰烬,也在所不惜。“

王风听了父亲的话,觉得父亲说的也是一条道理。他突然觉得读书人似乎被外界的什么力量所控制,往往是自己作不了主,总是被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所驱使。他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只好顺着父亲的思路,默想审案的事。

文秉说的那个魁梧的太监,或许就是幕后指挥者,确实不无道理。

回想起来,他第一次去”老爹酒楼“,不仅看到了那个白发太监,而且也看到了那个魁梧的太监。其时,自称”鸿胪寺丞“的李可灼,正在大撒酒疯,说要青云直上,旁人听了这话,如果想利用他铤而走险去干坏事,那就不难了,想那魁梧太监当时也必定注意到了李可灼,他如果想谋害皇帝,李可灼就是现成的材料。

王风也明白,这不过是推想而已,与真实的情形究竟有多大的距离?那只有天晓得!

“要破”红丸案“,看来只有继续走'打草惊蛇'一途。”他终于对父亲说,

“老走这一步棋,人家又不是傻子,那是不会有结果的,”王纪摇摇头说。

“打草惊蛇,有千变万化,每一次表现的形态都不是一样的,对手依然会防不胜防。”王风说。

“我们第一回用了打草惊蛇,结果是一无所获。”王纪还是摇摇头。

“不能说是一无所获,李可灼有人救,崔文升没有人救,这就说明幕后各有主谋:谋害案,牵连的是两家,而不是一家,这对我们破案帮助太大了,再说,那两个哑巴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你如果再去检查一下,就可能会发现他的特殊身份。这样,他身后的背景尽管模糊,但总是有一点数了。”

“那么,下一次的打草惊蛇,该是怎么一个打法?”王纪问:

王风伸出食指,往茶杯里头沾了一下水,在书案上,一字一字地书写起来,写了又沾,沾了又写,几乎写满了书桌,然后伸出巴掌来,又全部把字抹去。..... 王纪一边看,一边点头,脸上渐渐现出微笑。

6

紫禁城的西北面,有一座大殿,叫“英华殿”,这座大殿改成了寺院。殿前有两棵菩提树,还有许多松树、柏树,非常清幽。李永贞在一个官女的导引下,进入了英华殿。他不是来拜佛的,而是径直地走向英华殿的北门“四德门”,穿过四德门,就进入了“咸安宫”。这咸安官是先朝穆宗陈皇后居住的地方,现在客氏就住在这里。李永贞进入了一个十分精致的客厅,发现在场的有客氏、魏进忠、王体干,他自己是最后一个来的。客氏的供养与两官相等,但是她不让官女侍候茶水,而是亲自泡茶、敬茶。魏进忠开门见山说:

“这个福清人叶向高厉害得很,他一回京,就使上了两招:一是让朝臣们上书,要求让奉圣夫人出官;二是请天子每隔三天,去听那些大臣讲经史。他跟那些东林党人不大一样,他一点也不激动,很平静,讲道理,不同你正面冲突。他说,自古以来,凡是皇帝的乳娘,等到皇帝长大以后,都要出宫的,现在天子已经大婚了,理应出官,省得给人家说闲话。这只老狐狸,不知道他是闻到什么气味,还是猜中了,竟然明白奉圣夫人对皇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一招,说得很委婉,其实厉害得很。他让皇帝听经史,这一招就是针对你李先生的了。先生花了半生的心血,把小皇帝培养成雕刻师,好听任我们摆布;而叶向高则针锋相对,让皇帝多学经史,想把他重新塑造成为一个标准的皇爷,以摆脱我们。我以为这个叶向高抓住了我们的要害,我们得认真对付。”

听完了魏进忠的长篇大论,大家一时也说不出什么,一味地喝茶,其实是在苦苦地思索。

魏进忠果然人如其貌,既聪明,又识大体,他非常快速地进入状况,并掌握了全局。他的肉体虽然阁了,精神却越用越旺,他懂得学习,懂得举一反十,是个天生的大统领。他了解太监的命运,也很想扭转这种宿命。现在天赐良机,只要因应得宜,事事如原先规划运作,太监出头天的日子不远了。一个遥远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到了最后的阶段了。

“内官二十四局的掌印太监都换人了吗?”李永贞忽

然问。

“都是我们的人,连副手也是。”魏进忠说。\"女官六局的掌印人,也都调整了吗?“李永贞又问。”正手、副手我都重新配备。“客氏答道。

”听说天子荫封你的儿子侯国兴为锦衣指挥使,这很好。这样一来,我们的第三朝廷算是健全了,不足的是,锦衣卫下面的军官,还不是我们的人,若是掌控不了军队,到头来,会事事成空,所以,必须设法调整。“李永贞又对客氏说。

”此事正在进行,前不久,大学士沉铭缜在浙江为我物色了两百名武功不差的人,补充锦衣卫,过一阵把他们都提升为军官,再将原有的军官送去辽东、四川去当游击将军,“魏进忠说。

”我认为对付叶向高的第--步,已经有了,我让皇帝批示:今后奉圣夫人可以进出自由。也就是说,你叶向高要奉圣夫人出去。皇上也听他的话,让她出去;但奉圣夫人毕竟是皇上的乳母,回宫探亲总可以吧!所以这'进出自由'四个字,管叫叶向高无可奈何。而奉圣夫人往后大部份时间,自然还是在宫中。“王体干说。

”你们说,内官二十四局、女官六局,都是咱们的人,我想印证一下,看看实力究竟如何,可以不可以?“李永贞

说。

”如何印证?哦,现在是下午申时,不妨知会一下内官二十四局和女官六局,告诉他们,明日五更,奉圣夫人准备出宫,回外邸住几天,着令大家到时护送。“王体干说。

”行!“魏进忠说,他马上出去了。

这时王体干站了起来,走向古董架,欣赏架上的宝玉石狮、金如意、翡翠葡萄,还有玛瑙蜘蛛等等。最后又打开了一个描金漆盒,原来里面都是指头大的珍珠。但是,他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又随手拿过一个红布包,那红布上绣着五爪青龙,便将红布慢慢打开来,却见婴儿的胎发、疮痴、毛发、指甲以及小孩换落的牙齿等等。王体干沉思默想了一阵,问道:“这些该是当今皇帝小时候的东西?\"”你猜对了。“客氏应道。

”那你这样随便乱放就不大对了。“王体干说,同时,把那一个描金漆盒里面的珍珠,随便倒在古董架上,然后把那红布包放进盒中,仔细盖上。

那倒在架上的珍珠,有不少滚落在地,客氏连忙俯下身来,拾起遗落的珍珠,

三个人又对案喝茶,王体干对客氏说:

”奉圣夫人聪明绝顶,今见收藏皇帝的这些儿时的东西,足见高明;但是你把这些东西不珍藏好,竟然同普通珠宝混在一起,可见你还是未充分认识到它们的价值。“

”我们今日这个局面是空前的,犹如内官有十万太监是空前的一样:十万太监服侍一个皇帝,外廷的朝臣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但是对我们这些太监,却腹诽甚多,甚至认为我们是麻烦的来源。那一日,我交代老魏做三件事,可是老魏却做了四件事,多做了一件,这就后患无穷了!如今三法司正在会审'红丸案',只怕有朝一日大火要烧到咸安官,要烧到你奉圣夫人身上!到那时,谁也救不了你,但是这宝盒中的东西,却是你的护身符,切记!切记!“李永贞也对客氏说道。

这时,魏进忠回到了咸安宫,高兴地说:

”明日五更,奉圣夫人出官回私邸,这事已安排妥

当。“

7

第二天凌晨,内宫微微地骚动了。

钦差干清宫管事牌子王朝中、涂文辅,以及暖阁数十名名位崇高的太监,身着红圆领,腰系玉带,在奉圣夫人前面排队引路,客氏盛服靓装,自咸安官乘着小轿由嘉德门、咸和门、顺德右门穿过,经月华门,至于清宫门口,竟然不下轿,一直坐到西下马门,这时,凡弓箭房、带简管柜子、御司房、御茶房、请小轿、管库近侍、一干人等,各穿红蟒衣窄袖,在轿子前后摆道,跟随者数百人。司礼监该班监官、典簿掌司人等文书房官,都在宝宁门内,跪在道旁迎送。

此时,正是五更时分,黑夜未尽,为了照明,内府供应库,供应数千根蜡烛、数千盏官灯,照得紫禁城如同白昼。与此同时,御道两旁无数官女手捧香炉,点燃了最名贵的龙涎香。出了西下马门,客氏换乘八人抬的大围轿,前呼后拥出了紫禁城。人群顺着正义街,浩浩荡荡地开往西城的丰盛胡同,因为客氏的外邸就在这里。

奉圣夫人的尊严、豪华、气派的仪仗队,轰动了西城,伴随出宫的魏进忠,特意让仪仗队缓缓前进,于是,街上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锦衣指挥使侯国兴,立在门前恭候,他还不到十九岁,由于他出生四个月,母亲就入官当乳母,太早断奶,营养不足,长的像一只瘦猴他把母亲和魏进忠引入庭中,众人无不为这座豪华的外邸而赞叹。这外邸类似王府,只不过规模略小了一点

进入府中,用过早点,寒暄了一会儿,侯国兴便引着大家到一座建筑十分精致的小阁楼看戏。戏班的人早在待命,等到客氏和魏进忠一来,戏就开演了。今天上演的是《刘致远白兔记》,是京都最有名的戏班演出的。

魏进忠坐在客氏身侧,低声对客氏说:

“今日回家,这场面你看大不大?威风不威风?热闹不热闹?\"

”我觉得太过份了。“客氏说。

”这你就不明白了。我是特意闹大的,气一气那福清人。我听医生说过,老年人的血管很脆,经不起激动,太激动血管就会破裂。你看,如果能够气死那个叶向高,那是最省事不过了!“魏进忠说。

戏看了一半,一个太监匆匆走了过来,在魏进忠的耳边嘀咕了一阵,魏进忠听完,挥手让那太监走开,但往下的戏就有点看不进去了,屁股一直在挪来挪去。那客氏很细心,见他有点魂不守舍,便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

“没事。”魏进忠摇摇头说。

大家又继续看戏。客氏的远亲近邻,也都争先恐后过来祝贺。客氏满面春风,起身接待他们,而那一种热情,都很有分寸,表现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派。

在远亲近邻中,杂着一个陌生人,客氏看了很久,却认不出他是什么人。那人穿着儒士的衣服,很儒雅,她亲族当中没有读书人,便是自己的儿子侯国兴,也是近几年请那个涂文辅教了一点书。眼前这个人,会是一个什么人呢?

这时,魏进忠“哦”一声站了起来,连忙迎向这个陌生人。那儒士摇摇手,要他不要声张。魏进忠回身问客氏,有没有一个僻静的所在,又附耳说:

“是沉大学士。”

于是两人离开了席位,急急地把沉大学士带进了一间小客房。

沈大学士便是沉铭缜,是方从哲的同乡,万历末年,由方从哲推荐入阁,事有耽搁,直到去年八月份才来北京任职。由于他同魏进忠、刘朝有师生之谊,所以一拍即合,现在是内阁中唯一与魏进忠有来往的人,今日微服来访,必有要事。

果然沉铭缜开门见山说:

“今日奉圣夫人衣锦还乡,本当厚礼相贺,只因急事在身,无暇备办,我在这儿也不能多呆,说几句话就走

“什么事?”魏进忠说。

“昨日下午内阁大臣听取三法司汇报”红丸案“的进展情形,所以特来通报一下。”沉铭缜说。

“有何进展?\"

”那个李可灼声称:'只要减刑三等,他愿意吐实。“魏进忠不由地一愣,什么话也没说。

”告辞了。“沉铭缜一揖,而且说走就走。

魏进忠依然呆在当场。

”这消息可靠不可靠?“客氏也很焦急,问道。”绝对可靠。..... 刚才那一个长随太监在我耳边说的便是这一回事。自从三法司会审'红丸案'以来,我便指令所有的'锦衣坐记'全部出动,分赴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即便是三法司的正副长官家中,也可以随意出入。当然,理由是协助破案。根据'锦衣坐记'汇总回来的情报,那个李可灼为了自保,确实有这种可能性。“

瞬间乌云压顶。两人深知,倘若李可灼招了出来,那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客氏埋怨道:

”你怎么会交上如此不讲义气的人?\"

“我对他可是仁尽义至,当年他被撤职遭送回家,我送给他百两黄金,让他安度晚年。又怕他路上出了意外,我还特地派了几个微服的锦衣卫,送他安然回乡。若早知有今日,当时还不如来个杀人灭口!”魏进忠说。

客氏叹了一口气,说:

“现在怎么办?王体干、李永贞都不在这里,看来我们得马上回宫商讨对策。”

“大张旗鼓出来,不过片刻又匆匆忙忙回官,未免落下痕迹。我们还是硬着头皮把这场戏看完,等到傍晚回去好了。”魏进忠道。

8

要看完这一场戏,实在如坐针毡,两人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挨到黄昏时刻,两人便匆匆忙忙回去咸安宫。他们中午没有吃午饭,因为一点胃口也没有,便推说戏好看,不想吃,此刻肚子咕咕叫,两人正想弄一点东西填饱肚子,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此人非他,便是郑贵妃的心腹崔文升,他不待让坐,便大刺刺地坐了下来,嘴里嘀咕说:

“反正我是要死的人,什么礼节也不讲了!”魏进忠和客氏交换了--眼,都知道来者不善。魏进忠的心思转来转去,对此人的到来,总是猜不准,终于试探地开口问道:

“崔大哥,你能不蹲大狱,逍遥自在,足见神通广大。”崔文升叹了一口气,说:

“谁都知道我现在如同丧家之犬,唯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不论在狱中还是狱外,都是一样的。”

“提审过了吧?”客氏似乎很关切地问,

“三堂会审,是免不了的,那王纪说:'你的罪是死定了,按照《大明律》------误用御药,当斩!不过,如果你能把来龙去脉说清楚,有助破案,那就饶你一死,让你回到南京去打扫皇陵。”崔文升答

这话让魏进忠、客氏想了很久,还是摸不清崔文升的心思,魏进忠试探地问:

“那你打算怎么说?\"

”我还能怎么说?我只不过误用了药,那一日,我投下泻药,想排去体内火气,确是太孟浪了。..... \"

“好像你是误用了药吧?”魏进忠阴阴地说。崔文升勉强一笑,故作神秘地掩着嘴,低声说道:“当然,这不过是一种说法。如果要换一种说法,那牵连的人就多了!首先是贵妃娘娘,不过娘娘毕竟是当今皇上的庶祖母。..... 不会有大事的,如果是牵连到旁人身上,那就大不相同了!\"

“这事还会牵连到谁的头上呢?”客氏故作惊诧地问。

“我口渴,你们都不给茶喝,这不像待客之道。......”崔文升说。

“请稍待!”客氏说,便走出去。不一会儿,亲自提了一壶滚水进来,泡了茶,很客气地递一杯给崔文升。

崔文升很自在地喝完了一杯茶,这才说道:

“奉圣夫人,这事你真的不知道吗?如果要把牵连的人抖出来,魏大哥可是第一个嫌疑犯啊。..... \"

”你今日是来威胁的,还是来讹诈的?“魏进忠冷冷地说。

崔文升苦笑地说:

”我是丧家之犬,还能威胁谁?讹诈谁?不过,你要这么想,我是毫无办法。比如说吧,当泰昌皇帝临危之际,郑贵妃想派人到洛阳接回福王,她第一个想起的可就是魏大哥啊!\"

魏进忠嘿嘿冷笑道:

“只不过本人不听她的。..... 没有去洛阳,这未免扫了你们的兴!\"

崔文升也阴恻恻地说:

”这足见你的高明!真的让小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你知情不报,明知郑贵妃害了泰昌帝,要让福王篡位,这可是天大的事,你既不报告内相王安,也不报告外相方从哲和刘季晦,这依然是情同谋反。“

魏进忠想了一阵,他的神情略显起伏,但喜怒哀乐仍不形于色,沉吟良久,终于还是批驳道:

”你这个罪名也够吓人了,我当时手续确有不周之处,不过,我还是及时地通报了皇亲、锦衣指挥使郭维成,告诉他有人要到洛阳去接福王回来篡位,请他着锦衣卫

加紧巡逻,抓到格杀勿论!我想最主要的应变措施,已经办了,其它若有所疏忽,也不碍大事。“

崔文升恍然大悟,叹了口气:

”果然!贵妃的事全败在你的手里!\"

“这只能怨你们自己,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客氏是小主人的乳母,我也服侍过小主人的圣母,保护他们的利益,我们是义无反顾!在此关键时刻,贵妃的小恩小惠,当真是不足挂齿!”魏进忠说,

崔文升哈哈大笑道:

“你那个'服侍圣母”,还是骗别人去吧!我知道你用了慢性毒药,害死了王才人,这王才人就是当今皇上的母亲!也就是你说的圣母!如果我把这件事抖出来,我看你是死定了!\"

魏进忠一阵紧张,但--转念又平静了下来,心想,这个圣母王才人早已埋入地下了,这叫死无对证!我怕他什么?便说:

“我说你是来讹诈的,果然一点不差,你跟贵妃一伙,篡位不成,怀恨在心,便造谣说我谋害了圣母!....... 你以为当今皇上会听你的鬼话?!你真的是在白日做梦!\"

崔文升暗叹,我真的是同魔鬼打交道了!不过还好,我手里有一把杀手锏,看他招架得住不?!因此瞪着双眼又说:

”不过,你叫李可灼用两粒红丸害死了泰昌皇帝,这

就赖不掉了!\"

“你捕风捉影的本领,可真到家!\"

崔文升不动声色,冷静地说:

”八月廿八日那一天,有人报告,说见到了魏大哥,这让我大吃了一惊,那人又说:'是在城里文殊庵外遇到的。“我想,魏大哥又不是神行太保,怎么去洛阳能这么快回来?我就疑心,你背叛了我。便马上赶去文殊庵。内官里很多人知道庵中那个秋月和尚,那和尚是专门卖乱七八糟的药的,其中包括最补的药,最毒的药,最补最毒合在一起的药。..... 我当时还是秉笔太监,是带着锦衣卫去的,本来想抓你,但是你已经不在了,那秋月和尚做贼心虚,看见这种阵势,很不自在。我问他:李进忠是不是来到这里?他说,刚走,从我这里买了两粒红色的药丸,走了。魏大哥,你做什么事,一向都十分注意到消踪灭迹,这回恐怕是智者的一失吧?!秋月和尚的证词,你是赖不掉的,也就是说,你是死定了!\"

9

魏进忠这下才是真正的紧张起来,他在小客厅里走来走去,就像热窝上的蚂蚁。忽然他心一横,跑出客厅,低声对一个太监吩咐着,神情非常的严厉,说完才缓步回到客厅。回到客厅的魏进忠已不是先前的魏进忠,他满脸和气,亲自给崔文升倒茶,左一声“崔大哥”,右一声“崔大哥”,并且不住地叨念着:

“咱哥儿俩多年不见面了,得好好聊聊,好好聊聊!”而实际上是很不好聊的。先前气氛那么紧张,现在又想缓和过来,不是那么容易。但客氏和魏进忠这方面算是有很深的造诣,客氏把压箱底的那套服侍太子的本领,都抖出来了。

“崔大哥是大能人,眼前虽然遭遇到一点麻烦,我相信会逢凶化吉的。再说,对你的困难,我们也绝不会袖手旁观。”说着,又亲自替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说:“先宽下心来,不要愁眉苦脸,这样容易伤身体,反正是我们家的事,大家一起解决好了。”

她的话似乎内容很空洞,但那语调情感非常温柔,非常和气,非常体贴,实在就和照顾当年的皇长孙一般无二。

崔文升听了这些话,气消了一些,心也平静了一点。但他依然有点不安,刚才魏进忠出门去,只怕不会干好事,不知他在捣什么鬼?

这时,魏进忠又笑眯眯地再替崔文升倒了一杯热茶,甜腻腻地说:

“大哥,我们几年不见,我心里老叨念着你。我们毕竟相处了那么久,你当时当了贵妃的近侍,后来又当了我的上司,当真对我太好了,这恩情我是永远忘不掉的。所以你在南京的时候,我确实是日思夜想。..... \"

崔文升看魏进忠甜腻腻的笑,听他笑眯眯的话,马上联想起青楼上的娼妇。暗忖:这混蛋,当年老在青楼鬼混,寻花问柳,把家财花光了,却学了一整套娼妇的本领,他这种笑,十成是从青楼娼妇那里学来的。想到这里,头皮直发麻。但是他也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看他表演,有时还装得很动感情。

这时,一个太监匆匆地走进来,对魏进忠急急地说:”魏爷,那秋月和尚不在文殊庵,问周围的人,都说不见好几天了。我们拷问了庵中的小沙弥,他说被人抓去了

“别说了,出去!”魏进忠恼道。

“我还以为魏大哥是出去干什么大事,原来是吩咐人去抓秋月和尚的,该不会是想杀人灭口吧?”崔文升冷笑道。

客氏连忙截住他的话,说:

“崔大哥,你别误解,魏大哥不是这样的人。他曾经向黑婆婆起过誓,绝不滥杀一个宫中的弟兄。”

魏进忠紧接着说:

“我是吩咐人去找秋月和尚,那是因为我突然想起了三法司也有可能去找秋月。所以我得想办法把这和尚保护起来。“

”希望这是一场误会,你要找秋月和尚,为什么不早一点对我说呢?告诉你吧,这个秋月我已经将他保护起来了,你安心好了!我虽然是待罪之身,不过叫几个肝胆相照的兄弟办一点事,还是可以的。“崔文升说。

这时,客氏和魏进忠坐了下来,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再不像先前那样活跃了,心想挤出一个笑来,却力不从心。

这时,崔文升却有一点眉笑眼开,半开玩笑地说:”现在东市上杀猪的人,拼命地往猪身上灌水,想多卖几个铜板。..... 刚才大哥给我敬茶,夫人给我添水,我心里有点不自在,你们拼命给我灌水,是不是也想多卖几个?\"

客氏、魏进忠哭笑不得,崔文升这时反而一改常态,诚恳地说:

“我这是开玩笑,既然是哥儿们,你们就不要见怪。现在应当言归正传,大家好好地想一想:如何同舟共济。”

“是呀,我们一定要同舟共济,我们得好好想一个办法。”客氏领首赞成,一面提着茶壶往门外走,突然又回过头来说:“崔大哥,我这是去提滚水,你可别多心!\"

”我才不呢,我向来不怕杀人灭口。..... 除非有人先把郑贵妃给杀了!“崔文升说,又哈哈大笑。

魏进忠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想好了解决问题的要点,这就是他受人尊重的”干练“一面,他说:

”现在问题是出在李可灼身上,假如没有了这个李可灼,你我都不会有麻烦。你顶多是再回南京扫皇陵。过了一些日子,风平浪静了,我再想办法让你复出,去当一个有权有职、很实惠的官!那安渡晚年就没问题了。“

”这个李可灼明明在监狱里,怎么会突然没有呢?这个想法不实际。“崔文升说

”李可灼同我们宫中的兄弟不同,我们从小就受苦受难,这一生是熬过来的,大家都非常可怜所以,黑婆婆不让我损害一个宦官兄弟,我也向她起誓过了。对于宦官兄弟,我能帮的,总是尽量帮这也是义无反顾。你也知道,那个刘朝的罪是很大的,我不仅设法把他从诏狱里放出来,而且还请皇帝升他的官哪!“魏进忠说。

崔文升认真地考虑了他的话,觉得这些话不假。假如大家要平安过关,只有牺牲那个李可灼了,这个李可灼进献了两粒红丸药,提前几天把泰昌帝害死了,弄得河南的福王走到半路不敢再走,又折回河南,就凭这一点,李可灼也实在该死!至于如何置他于死地?这得好好地想一想。

这时,客氏又提着水壶进来。

她从古董架上,拿下了一只玉盒、一只金盒,问崔文升道:

”这里有两种茶,一是大红袍,一是铁观音,你喝那种?\"

“铁观音吧。”崔文升说,

客氏从金盒取出了一小撮茶叶,放入壶中,然后将滚水冲进去,又将第一泡的茶倒掉,再冲第二泡,稍等了一会儿,斟出了三杯茶,同时说:

“请大哥品尝看看。”

崔文升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然后说:

“我有一个主意,由我来写一份供词。说有一天晚上,李可灼化装成太监混入宫中,要我带他去见郑贵妃,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了两粒红丸,对我说:”这两粒药,样子一样,但一粒是补药,一粒是毒药,现在皇帝病入膏育。有道是,病急乱投医,只要你推荐我去见皇帝,我把这药让他吃下,管他很快就升天。那么,福王就可以接回来当皇帝。.....“我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以为他是疯子,当场就把他轰走了。不料,这个人鬼迷心窍,为了升官,还是另找门路,去献药。可见这个人真的是大逆不道的逆贼。你们看,就这样写供词,行不行?\"

“如此甚好,夜长梦多,不如打铁趁热,现在马上就写如何?”魏进忠说

崔文升欣然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萌妻来袭!冰山先生你别跑

谈毛线

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红尘嘻嘻易

暮客紫明

容乃公

全系灵根!嚣张神女无敌了

溯野888

霸阳合欢

吉墨森森

摆烂苍蝇王和他的离谱手下!

大屁股人